8月的延安生机勃勃。行走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记者发现,层林尽染的坡卯上有不少形状不一的塑料薄膜覆盖点。当地人告诉记者,前不久,当地遭遇百年一遇暴雨灾害,暴雨停歇后,他们恢复重建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用薄膜衬垫泥土滑坡点,以防近期再次降雨扩大植被损失。
从当年的荒山秃岭到如今的林木葱茏,15年艰苦奋斗和创新实践,延安人对山川生态格外珍惜。
“绿色”接力
出延安市区前往甘谷驿镇的路上,卯梁上郁郁葱葱的林木中,不时会“跳”出一小片浅绿色块。走近细看,原来是一排排小树苗分布在一级级的梯形缓坡上。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一片片的小林木,正是延安市从今年1月起自筹资金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新成果。
1999年,延安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今累计退耕还林造林910多万亩,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陕北地区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今年7月,延安遭遇百年不遇的强降雨,但延河的流量只达到警戒量的三分之一。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这主要得益于延安的退耕还林,“一个月下了一年多的雨量,如果不是退耕还林、不是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延安一定会有很多地方洪水暴发。”
“退耕还林改变了延安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山上树木大部分成林,林下附着物一般都达20毫米至30毫米,对水的吸纳性非常强,如果降雨300毫米,完全可以做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延安市退耕还林办主任李炳智介绍说,从今年起,延安市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决定用4年时间,将全市224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此次退耕还林优先发展经济林,比如苹果、红枣、核桃等。同时,全市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对现有坡耕地退耕还林,每亩一次性补助种苗费50元;粮食折现和生活补助按生态林补助8年、经济林补助5年计算,每亩每年补助160元,分年度兑现。
发展生态经济
国家要绿,农民要利。如何将生态保护与农民生计有机结合,是延安退耕还林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获得农民真心拥护的关键。多年来,延安市精心调整退耕还林结构,大力发展富民林果产业,走出了一条利国利民的生态经济之路。全市发展林果近400万亩,其中苹果310万亩。闻名中外的洛川苹果总面积已达50万亩,6万农业人口人均拥有果园3.1亩,苹果产业年总收入26亿元以上。洛川县槐柏镇孙家成村党支部书记路建文告诉记者,“我们村860多口人,人均苹果面积2.5亩,去年全村90%的家庭收入超过1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全村有五分之一的家庭在县城买了房,四分之一的家庭购置了小轿车。”
推进退耕还林需要因地制宜,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同样需要因地制宜。通过综合性措施,延安在退耕还林500多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2012年,延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97.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00多元,分别较退耕前的1999年增长4.3倍和5.5倍,促进城镇化率提高23个百分点。
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8月12日,一场阵雨过后,记者在宝塔区甘谷驿镇顾屯流域治沟造地现场看到,距顾屯流域不远的石家河流域2011年建成的坝地,除了些许积水外,无论是绿油油的玉米、郁郁葱葱的护坡草木,还是清水流淌的排洪石渠,几乎看不到暴雨灾害的迹象。
石家河村村民冯雪艳告诉记者,通过治沟造地,造出的坝地按“山上退三亩坝地分一亩”的方式分配给群众,“虽然土地面积少了,但现在下雨后先渗后溢,既有水又有墒情,收成不比过去少。”
冯雪艳说的“坝地”,是近年来延安市为解决退耕还林后农民耕地减少、口粮田不足问题而采取的生态工程措施。具体做法是,在传统淤地坝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程措施取土填沟、筑坝造地、恢复植被、加固排水设施。“通过近期的灾后普查,治沟造地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延安治沟造地办监督监察科科长王光东说。
去年9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全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予以支持。按计划,今年至2017年治沟造地50.4万亩,总投资60.4亿元,平均每亩投资1.2万元。通过调研,延安市决定进一步加大对林果产业的扶持力度,将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由过去的2:8提高到5:5,使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治沟造地工程质量得到更有力保证。届时,延安的生态环境将实现根本性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