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全国近10年来填海造地超过1100平方公里,不仅导致大陆海岸线缩减,而且破坏了海岸动态平衡。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在大陆海岸线居全国之首的广东省进行了调查。
在广州南沙新区,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的填海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这个涉及海域面积近32公顷的填海项目,是近年来广州市首次获批的大规模填海造地项目。随着南沙国家级新区规划的落实,更大规模填海造地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珠江口是广东省填海造地最多的区域,相关计划可谓“遍地开花”。珠江口东岸的东莞提出了总投资180亿元的“长安新区”填海计划,涉及填海面积20平方公里;珠江口西岸的珠海也有“大手笔”,当地划出的7大填海区填海总规模达62平方公里;中山市正在打造的翠亨新区,未来5年拟填海造地近千公顷……“珠三角”已有居民戏言,要不了多久,广东的不少城市就会在海中相会。一些专家则担心,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会改变地形地貌,使珠江湾变成小水沟。
不仅珠江口,粤东、粤西各沿海城市为了奋力追赶“珠三角”,也相继把目光投向大海,绵长的海岸线上,各地通过围填海进行的新城区建设已成燎原之势。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内,广东全省的填海面积将达8000公顷(12万亩)。
大规模的填海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却也显著改变了海洋生态环境。在广东西端的湛江,湛江湾上世纪50年代还拥有水域590多平方公里,如今已不足200平方公里,由于湾区是鱼类栖息产卵的主要场所,当地优质渔业资源品种近年来急剧减少。与此同时,湛江最美丽的金沙湾海岸线也由10年前的3.6公里缩短到了现在的1.2公里。
有关专家指出,过度填海将带来不可逆的生态后果。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法》明文规定,非法占用海域者必须恢复海域原状,但“恢复之规”却难以被实际执行。
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广东来讲,“向海洋要地”在下一轮经济转型发展中无可回避。数据显示,广东要在2015年实现GDP预计目标,建设用地缺口达130万亩。“珠三角”地区人均用地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广州、深圳的城市人均用地面积目前仅约0.2亩,远低于联合国人均用地标准。因此,专家普遍认为,向海洋要发展空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填海,而非盲目填海,从而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对于如何科学推进围海填海,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屈家树表示,广东将探索建立海域使用的“红线控制制度”,严格海域使用审批管理,加强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围填海造地工程将努力不用或少用自然岸线,鼓励增加人工岸线曲折度,延长人工岸线,严格限制截弯取直等严重破坏自然岸线的方式,大力推进人工岛式、多突堤式和透水式等利于保留自然岸线的填海方式。
广东省已对未来数年的围填海造地划定了红线。根据新的《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到2020年,全省围填海造地规模控制在2.3万公顷以内,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近岸海域功能区的海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人们期待着,新“区划”的实施能够放缓“与海谋地”的步伐,使填海造地走上科学有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