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国际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活存量资金 化解收支矛盾
□ 王信川

近来,美国底特律市政府因无力偿还180亿美元政府债务而向联邦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消息,引起了各界热议,一些人也因此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债务负担持续加重感到忧虑。如何盘活存量资金,化解收支矛盾,成为中国各地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85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95亿元,增长7.5%,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大的税收收入仅增长7.9%,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同样,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也面临压力。比如北京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63.7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了年度预算的54.3%。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坦承,财政收入增幅呈现趋缓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销售等均有所回落,同时“营改增”试点改革的减税效应扩大,进一步挤压了财政收入增长空间。

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看,下半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也并不乐观。从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经济增速、价格、企业利润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来看,税收收入难以出现大幅上升的势头,甚至可能继续维持低增长态势。同时,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减免了部分小微企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财政补贴政策等。对于中国地方政府而言,这也意味着短期内财政收入仍可能有所下滑。

另一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等,各地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进一步增加,财政收支矛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收支矛盾更为突出。

宁夏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58.5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而同期,宁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329.5亿元,其中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涉及民生支出增长较快。

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给中国各地方政府带来严峻挑战。在财政增收因素不确定、不稳定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开源节流”,盘活存量资金,坚持“有保有压”,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其中的非税收入依然增长强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地方非税收入8036亿元,同比增长10.9%。这表明,地方政府加大了非税收收入征收力度,即通过增加征收各种费用来提高财政收入水平,这将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负担,使财政收入的结构更不合理,进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随着财税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应当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积极构建地方税体系。当前,可考虑将房产税、资源税等作为地方的新主体税种,同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条件、群众基础,单独设立适合当地的专门税种,逐步增强地方财力,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当然,靠增加征缴并不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长久之计。在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更应该大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同时,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新形势,还必须把落实“八项规定”转化为自觉行动,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中国当前急需盘活存量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实际上,把财政资金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领域倾斜,不但有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能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地方财政持续增长的后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