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 薛晓峰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需求,努力体现“以人为核心”,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劳动、身份、生活、心理”四大进城工程,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坚持产城互动,推进“劳动进城”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人融入工业化的进程,就是人的城镇化的起步。中山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规划为先导、产业为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努力实现产城互动、人产共融。
第一,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夯实农民进城基础。中山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为广大农村劳动者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机遇。一是大力发展专业镇经济。全市24个镇区设立44个工业园,实现每个镇至少拥有一个工业园,形成了产业集聚度高、行业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镇经济,全市超过80%农村从业人员从事二、三产业。二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实施“一带两区十基地”战略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拥有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平均每亩产出达到1.8万元。三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升级推动城镇化质量提升为重点,围绕提高地均、人均等单位产出水平,组织实施“三个一百”(重点推动100家外商投资企业或来料加工企业就地转型升级,支持100家内资企业做强做大,引进100家优质企业)战略等转型升级系列举措,目前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到2012年调整为2.5:55.5:42,全市从业人员208.64万人,其中非农产业就业人员198.61万人,占比高达95%。
第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产城互动升级。中山市依托区域特色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不断强化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现代田园风光都市。一是坚持“全域中山”理念,统筹规划全市发展布局。目前全市拥有总体规划,24个镇(区)拥有城镇规划,187个新农村拥有村庄规划,实现市镇村三级控制性规划全覆盖。二是坚持“精品城市”理念,科学规划城镇建设格局。三是实施“一盘棋”战略,统筹全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市规划建设的36条城市道路,以环形和井字形路网搭建起大城市的基本框架。全市100%的村通路、通公交、通电、通宽带,实现了基本公共设施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
坚持社会融合,推进“身份进城”
随着城镇产业的长足发展,中山城镇吸纳了大量本地农民与异地务工人员进城就业,在城镇形成了城市人和农村人、本地人和外地人“双重二元结构”。中山市因势利导,大胆改革城镇身份制度,增强劳动者进城的归宿感和安全感。
其一,率先创新本地农民融入城镇制度。一是全面开展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二是推行集体经济村级统一核算。撤销组一级核算,统筹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建立产权清晰、运作规范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是稳步实施“村改居”工程。鼓励全市城中村、城乡接合部、镇区中心区及周边村等有条件行政村改社区居委会,将城镇就业人员统一纳入城镇化社区管理与服务。四是推进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2012年7月1日起,中山取消城乡户籍划分,所有户籍居民及其新生子女、市外新迁入户人员统一登记为“中山市居民户口”。
第二,积极探索异地务工人员身份进城制度。中山分三个阶段逐步破解城市二元结构。第一阶段: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目前,共有3万多名异地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通过积分制入户与入读公办中小学。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2年,采取各项措施促进新老中山人融合。探索在异地务工人员集中的村(居),包括安排1名异地务工人员的党员担任党总支委员;按照一定比例设立村(居)委会的特别委员;建立村(居)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形成异地务工人员参与村(居)公共事务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等。第三阶段:2013年出台新措施,通过降低积分门槛,扩大入户规模,增加公办学位,拓展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将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拓展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生活进城”
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就是让更多的农村人口享受城镇化的生活方式。中山目前以全省1%的土地、3%的人口创造了全省第五的经济总量,这一“小马拉大车”的不凡业绩,是320万新老中山人共同奋斗的成果。
第一,实行一体化社会保障,解决进城后顾之忧。中山市坚持以“同缴费、同待遇、同管理、同服务”为指导,立足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三个一”工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是实行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确保每一个居民都有一份医疗保险。二是实行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确保每一个适龄的居民都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三是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确保每个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都有一份工作。
第二,推进均等化公共服务,满足进城生活需求。一是健全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将城乡公益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市、镇两级公共财政预算,将教科文卫及环保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中山市财政用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从2003年的45.67%上升到2013年的68%,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加额九成以上用于民生保障。二是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三是大力发展公共卫生。建立起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部镇区成为国家或省级卫生镇,村村建有卫生站,基本实现“小病在家门、大病住医院、康复回社区”。目前,中山实现城乡居民在八个大项、50多个小项的公共服务方面能享受相同政策。
坚持文化引领,推进“心理进城”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着力培育现代市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共享共促城镇文明。
第一,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培育现代市民意识。中山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提升进城就业劳动者的市民素质,培育现代市民意识。比如,2011年启动为期5年的全民修身行动,通过公民意识培育行动、城市精神光大行动等十大活动,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再如,通过举办修身学堂,引导群众开展道德修身教育,引导市民向上向善,促进道德观念内化于心.
第二,推动社会多元共治,增强城镇主人翁意识。一是保障进城劳动者的政治权利。近年来,中山市对符合条件、经村(居)民代表会议同意的外来人员支持其登记为参选居民,目前全市已有69名外来人员当选为村(居)委员会委员。二是创新基层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全市279个村(居)全面推进“2+8+N”社区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不断完善环卫、农技等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三是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以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为主导,加快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团结和凝聚进城劳动者,共同参与城镇社会建设和管理,增强他们的城镇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