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之花何以盛开
本报记者 黄 平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的“草根英雄”在浙江涌现,“最美”之花遍地盛开。究竟是什么让“最美”之花处处盛开?

近几年来,作为经济大省的浙江,在抢占“市场高地”的同时,一直在努力打造“道德高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创新。该省率先发布了“公民道德养成计划”,持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全民阅读”、“礼让斑马线”、“我们的价值观”等主题活动,“浙江精神”和“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由此得到提升、锤炼。

去年,浙江颁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做好事”,成为全省道德风尚的标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成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自2011年8月起,浙江省委将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制度化,各地宣传部门把遴选、树立“最美人物”典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更加自觉地来发现、宣传“最美人物”,由此催生了浙江“最美人物”的不断涌现。

在发现“最美”、培育“最美”的过程中,浙江各地为道德建设注入了因地制宜的创新机制。在杭州,“平民英雄”的评选实现了全民参与,身边的好人、凡人的善举登上了闹市区的广告墙。同时,还加大了“最美”基金奖励力度,鼓励设立民间道德基金。宁波从完善救助及奖善惩恶等长效机制入手,搭建了“最美”服务平台,建立了帮助盲人的“光明电影院”、关爱癌症患者的“常青藤俱乐部”。绍兴开通了全国首家网上爱心博物馆,推出了200多位“最美”爱心人士……

再好的“土壤”和“养料”,离不开“种子”——群众的主动参与。

记者注意到,浙江涌现出的“最美人物”与概念中的“英雄”不一样,他们平凡地生活在人们身边,他们的善迹呼唤着更多平民向善的力量,并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浙江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还有“好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为最美投一票”等各种征集和推荐活动,以及群众投票评选产生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原汁原味地贴近百姓生活,让更多的草根名人、平民英雄走进人们的视野。

有专家分析,浙江涌现出大量“最美现象”并非偶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前列的浙江,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进程中,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的社会关系及道德价值观,也相应较早地建立起来,在吴菊萍、吴斌、黄小荣等“最美浙江人”的背后,是一个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共同向善的强大的道德共同体。

谈到对“最美”现象的认识,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告诉记者,一个地区物质财富增长固然重要,精神财富积累同样不可缺少。唯有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永续发展。

在“最美之花”生长、壮大的过程中,群众从单一的接受者悄然变为主动的传播者,他们点点滴滴的善举虽然平凡但却真挚,人们通过感动与被感动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共鸣。

在宁波奉化萧王庙街道棠岙村,38年来,190多位老人在这里的“棠云茶亭”接力烧水,为路人供茶,爱心的脉络至今未断。

在杭州各旅游景区,每逢节假日,总有数百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在景区边的微笑亭,为游客送上热腾腾的点心。

浙江的义工队伍也在日益壮大,他们活跃在养老院、医院、街道、公园……除夕之夜,他们拿着扫把来干活,好让环卫工人早点回家过年;周末,他们来到养老院为老人理发、包饺子、话家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