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我国在草原牧区实施的一项重大政策,对牧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较大——
三看牧区草原新政
本报记者 乔金亮

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136亿元资金,在内蒙古等8省区启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2012年起,这一投入资金增加到150亿元,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省所有牧区半牧区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实施的一项大政策。两年来,这项草原新政为牧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采访了典型牧区和有关专家。

一看牧区草原生态形势

草原植被加快恢复,但生态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传统十大牧区之一的宁夏,有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2003年起,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省域草原禁牧封育,对天然草原进行全面保护。到2012年,宁夏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比禁牧前的2002年提高了30%以上,产草量提高60%以上,理论载畜能力提高了1.3倍。

全国草原面积有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二。长期以来,受农畜产品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的影响,强调生产功能多、重视生态功能少,强调开发利用多、重视保护建设少,导致草原超载放牧和严重退化沙化。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出台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草原新政实施后,我国牧区生态修复速度明显加快。2012年全国草原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3.8%,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鲜草产量10.5亿吨,较2009年提高了11.2%;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23%,较2009年下降了8.2个百分点。特别是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牧草高度提高40%以上,鲜草产量提高50%以上。

“目前,全国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三分之一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仍很脆弱,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草原资源和环境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实现草原牧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相协调,还需要加倍努力。

二看草原牧业发展

畜牧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但牧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牧区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7%。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背景下,该旗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创新饲养模式,肉羊生产不仅没有萎缩,还得到了更大发展,实现了在减轻生态压力66%的基础上,提高净产出200%以上。

“近年全国牛羊肉产量增长,牧业主产区贡献最大。”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马有祥说,牧区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减畜不减肉”的要求,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人工草地和牲畜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等。目前,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2%,生产肉类占全国的5.5%、生鲜乳19.6%、羊毛49.5%,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高鸿宾表示,草原牧区面积大、底子薄、基础差,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粗放,一些高寒易灾牧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亡”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与农业相比,草原畜牧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更低,抵御风险能力更弱;与农区相比,牧区的公共服务成本更高,统筹城乡发展难度更大。

三看牧民增收机制

牧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持续稳定增收难题仍待破解

2012年,牧民人均草原补奖等政策性收入达到700元,占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1.6%。但与农民相比,牧民持续增收还面临许多困难。马有祥说,牧民收入来源单一,50%以上的收入来自草原畜牧业;牧民转产就业渠道窄,增加工资性收入的难度较大;牧民生产生活成本较高,生产生活基本支出是农民的2至3倍。

我国南方草地面积约10亿亩,加大南方草地保护力度是创新增收机制的有效途径。高鸿宾表示,与北方的“以草定畜”不同,南方草地保护建设要“反弹琵琶”,走“以畜带草”的路子,通过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双赢”。

建立生态、生产生活双向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成效是关键。内蒙古制定针对生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对补奖区域内的草原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植被生长状况、家畜状况等30个指标。同时,在全区选择典型牧户,通过建立农牧民生产生活评估指标体系,跟踪监测补奖新政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下一步,草原承包和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护等制度将继续深入推进。”马有祥说,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编 后

草原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我国草原牧区大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从草原牧区的发展情况来看,“三牧”问题比“三农”问题更为复杂,解决“三牧”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

草原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在处理好生产与生态关系的基础上,还要落实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明确草原权属,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落实进度,确保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强化执法监督,依法打击草原违法犯罪行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