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纸如果是蓝色,说明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达标,可以食用;如果是白色,说明农药超标。”日前,在湖北省宜昌市万达广场沃尔玛超市,宜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张怡熟练地为黄婆婆检测着刚刚购买的包心菜。看见试纸是蓝色的,黄婆婆收拾好包心菜,高兴地走了。
张怡指着旁边的社区网格管理员易君莉说,“我刚才在宜昌金桥农贸市场,接到易‘格格’的电话就过来了”。
宜昌是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初,宜昌将城区112个社区划分为1100个网格,安排一名专职网格员负责管理。这支社区工作者队伍每天走街串巷,听诉求,解疑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格格”。
易君莉是万达社区的11号网格员。她说,“我早上巡查的时候,看到黄婆婆和超市员工因为买包心菜发生了矛盾,就与超市沟通。他们出示了台账,上面写着包心菜的供货商是鸿达,进货日期是今天,等级是合格。但黄婆婆还是有疑虑,我就给农检站联系我们社区的张怡打了电话。你看,这事就这么解决了”。
易君莉的服务区域内有53家餐饮、副食等食品商家。说到食品安全,易君莉拿出一部手机说,“这叫社区E通,如果发现食品安全等异常情况,就通过它把情况上报到宜昌市食品安全快速反应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网格化管理也倒逼政府职能部门改变和创新管理模式。宜昌市工商局实行扁平化管理,成立指挥中心,将原来12315、政民互动、行风热线等7个方面的公众诉求集中到中心统一办理,将市场主体登记、消费维权等9项主要职能一并集中到指挥中心统一行使。同时,把城区一线专管员队伍从46名充实到100名。
宜昌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局长成俊说,“通过网格化、信息化的改造和对接,对居民反映投诉的问题,指挥中心可以知道辖区管理对应的是谁,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对应关系,直接调度到车,指挥到人,快速反应”。
不久前,康庄路社区2号网格员王丹在隆康路采集信息时,发现一名顾客因购买的两听啤酒过期,正与商家理论。9时25分,王丹将信息上传到宜昌市食品药品安全快速反应系统。9时44分,宜昌市工商指挥中心向巡查员周润平下达了工作指令:到现场调查核实后依法处理。周润平迅速抵达现场,10时25分将调查结果反馈回系统。
小小网格员,成为宜昌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据了解,推行网格化监管以来,该市社区网格员采集食品经营户信息6334条,根据信息发现无照经营和“问题经营户”1298户,发现食品违法行为线索1334条,办理食品类违法案件97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