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至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6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1至4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用电量11823亿千瓦时,增长4.7%;第三产业用电量1985亿千瓦时,增长9.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225亿千瓦时,增长2.4%。
“4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6.8%,这样的增速如我们预期。结合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是在稳步回暖中。但1至4月份的数据并不乐观,还应引起关注重视。”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表示。
从4月份的用电量数据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是8.9%。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5%左右,拉动社会用电量同比上升的仍以工业用电量为主,重工业又占工业用电量的80%以上,因此,4月份拉动全社会用电量上升的仍以重工业为主。
专家指出,在用电量回升的同时,还要警惕主要由高耗能产业回暖的拉动。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切忌以稳增长为名走产能扩张老路。
第三产业用电量一直维持在两位数左右的增长,是否就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明显?林伯强指出,从数据上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在不断加强的,近年来,第三产业都是近两位数增长,增速超过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仍较小。在美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0%左右,从4月份数据来看,我国这个比例只有23%,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还任重道远。
此外,1至4月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仅有2.4%,值得关注。“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都会有两位数增长,是不是受实行阶梯电价所影响,还要看以后的数据。”林伯强说。
据悉,1至4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430小时,同比减少51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828小时,增加9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633小时,减少74小时。1至4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872万千瓦,其中,水电379万千瓦,火电11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