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坪羌寨引客来
本报记者 金 晶

在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境内,群山环绕中有座被称为“东方古堡”的羌寨——桃坪羌寨,这里保存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2008年的地震曾让桃坪羌寨受到严重损坏,但在灾后重建中,桃坪羌寨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线。如今,人们不但在古羌寨旁建起了新羌寨,当地也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起了文化产业。

桃坪羌寨有两座,老寨沉稳神秘,新寨活力十足。“为了更好地促进桃坪旅游业发展,在震后形成带动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我们提出观赏保护与旅游接待分开的发展方式。”理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伟告诉记者,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桃坪羌寨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汶川地震刚过俩月,桃坪老寨便启动了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一期工程,应用原材料、原工艺,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修复后的老羌寨碉楼屹立,巷道幽深,遍布四处的地下水网仍然神秘。”理县旅游局局长阿穆初说,老寨目前的日均游客量旺季可达到1500人次。

由湖南省对口援建的新羌寨则是另一派景象。新寨内设有古羌文化演艺中心、古羌历史博物馆等场所。广场演出、羌餐服务等现代旅游要素在此汇聚,不仅突出了原有特色,也为羌寨下一步的旅游发展预留了空间。

“桃坪羌寨已成功打造成为一个集老寨子文化旅游与新区食宿、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羌寨旅游区。”阿穆初说。以此为龙头,理县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迅速。2012年,理县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我们走进桃坪新寨,羌笛之声悠扬入耳。循着笛声,我们找到了王小刚、王小勇两位羌族兄弟。弟弟小勇有些腼腆,用小刀不断削着竹条。不多时,一根羌笛的雏形初现。“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来寨子里吹(奏)。”王小刚说,“他现场做的羌笛很受游客欢迎,每天都能卖出两三根。”按照每根200元的报价,两兄弟每天的收入能达到400元以上。

羌绣笔记本、羌绣画,还有香包、鞋垫、首饰、围腰……在羌寨的绣坊中,件件精品都出自当地妇女之手。绣坊里,身着民族服饰的羌族妇女围坐一起,展示她们精湛的技艺。

在恢复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人们的收入,当地成立了羌绣帮扶中心,免费向羌族妇女传授羌绣制图、色彩搭配等技能。60余期羌绣培训班,共培训1万多人次。

目前,桃坪羌寨和周边村寨已有1000多人基本掌握了羌绣技能。专业从事羌绣制作的妇女约100人,月收入可达1500元,短期从事羌绣制作的妇女,月收入也有300元左右。“让当地妇女‘足不出户、增收致富’的目标基本实现。”刘伟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