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多年党龄的宝兴县新宝村丰收组组长李玲——
她是村民的主心骨
本报特派记者 夏先清 代 玲

“开饭啰!”

4月24日中午,随着李玲的一声吆喝,老人优先,上百名村民自觉排队打饭。米饭、笋子炒腊肉、素炒莲花白……80岁高龄的老人张四源对这顿午餐翘起了拇指。

李玲是宝兴县穆坪镇新宝村丰收组组长。嗓门不小的李玲对物资的收发登记十分细致,“大米5袋、面粉1袋、菜油20多斤……够吃一阵子了!”

“每家都把能吃的菜和肉贡献出来,统一使用。”李玲说,她也索性把家里所有的腊肉都背来了。

帐篷灶房,紧挨着帐篷通铺,挤挤可住上百人。记者注意到,他们的帐篷用脚手架做支撑,床垫与地面有了一定距离,能够防潮。村民用“指挥有序”评价这位有着10多年党龄的村小组长,“她是我们的主心骨”。地震时,她正在山上栽树,发生地震后,她一路小跑下山指挥调度,组织大家生产自救。

因为担心余震造成滑坡,实际上是边统计边疏散,老年人和小孩集中到灯光球场和红军广场避险,年轻人留下来抢物资。抢出来的米面在地震发生的当天中午就发挥了作用,他们做成米汤运到街上免费供给受灾群众。

开展临时安置工作时,李玲将村民分成4个小组,一组负责帐篷搭建,一组负责做饭和打扫卫生,一组负责采购物品,一组负责照顾老弱病残,那些不用上课的学生,则被动员到宝兴最大的安置点宝兴中学进行志愿服务。

记者注意到,尽管设施简陋,但丰收组的安置点却非常干净,每天还定时进行消毒。“这些经验,来自汶川特大地震。”李玲说,作为党员要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作为灾区群众,不等不靠才是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