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周末·杂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代宗师》好看不好看?

粗放到细化

□ 金 晶

争论背后,恰恰反映出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向——一种由粗放发展向细分细化的转变。

《一代宗师》你看懂了吗?

“懂”派认为,“这是大师级的东西,镜头实在太好了,里面每一句话都让人思考”;“不懂”派则认为“故事情节俗套,逻辑性不强,想不通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

于是,这部电影在现实中便有了“这边催人泪下,那边催人睡下”的口碑两极分化。

对于坐在大屏幕前的观众来说,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欣赏角度不同,作出评价自然会不同,这也正是电影这种表现手法的魅力所在,无可厚非。笔者认为,争论背后,恰恰反映出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向——一种由粗放发展向细分细化的转变。

观众的口味正在细化。多元分化的观影需求,同样要求电影本身的多元分化。回顾2012年几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无论是《画皮2》的魔幻,还是《1942》的纪实;无论是《泰囧》的诙谐,还是《十二生肖》的动作,每一部都有较为明显的类型标签。诸多类型的电影市场如同大“江湖”,“咏春拳”、“八卦拳”、“八极拳”、“形意拳”等不同门派、不同风格的电影,正在形成其相对稳定的风格和固定规范。

细分之下更需精耕细作。几年中,一些中小成本的电影突发奇招,成为票房“黑马”,打破了市场历来“高投入带来高产出”的“定论”。这些电影在“四两拨千斤”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电影制作的思考。观察之后不难发现,这些影片或多或少都在尝试,力图遵循电影的工业化生产规律。这样的运作模式,也使其在有限成本之内同样达到创作、营销、发行、放映等环节的精益求精。

好电影还需有“内功”。“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内功的修炼,更多源自制作者对观众的尊重。让观众欢笑也罢,让观众思考也罢,关键是心里要有观众。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每一个镜头的运用、对白的设定、背景的铺陈,甚至笑料包袱的抖出都更多地顾及观众的感受时,电影所要表达的要义也就会为更多的人所理解。

光影寻一梦

□ 徐 斌

结合了空间来讲述,类似模块化叙事的方式对观影经历日渐丰富“达人”观众们还是容易接受的。

影院里的灯光渐渐暗了下去,会是个造梦的好气氛,这次墨镜导带来的是一代武林宗师们的民国梦回。一如他之前的各种影片,流利华美的镜头加近似于凌乱的叙事,能把有板有眼本不复杂的故事说得云山雾罩,不按套路出牌也就难以归类到某种商业类型片,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一句说音乐的妙语,本在讲丝弦弹拨的曲儿不如竹笛吹出的动听,而竹笛吹的又比不上人嗓子唱出的歌声优美动情,用在说墨镜导的片子上,也有这么个理儿。他“痴心造梦”,就不按编剧邹静之千辛万苦码出的本子来,一边还在“折磨”剧组所有人。他对于灯光和摄影的执着可谓挑剔:几乎每一个镜头单看都像一幅油画,连雨夜打戏暗部细节也能层次分明;各个门派的一招一式,都要请教头来标准,让武术指导袁和平都说“最难搞”;美术设计还是张叔平,从《旺角卡门》开始,《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堕落天使》和《花样年华》,他就是墨镜导美术设计的代言人……乃至当影院的灯光逐渐亮起,哪怕已然知晓风流本就是个梦,对着银幕长串的字幕名单,依然有再看一遍回放的冲动。

《一代宗师》能用很具有画面造型感的影像风格将你拉入民国武林传奇中,用半文不白拿腔捏调却又精致的民国范儿台词,把你从对故事真相的各种纠结中解脱出来。作为观众的事儿就简单多了,只剩下听着故事入梦——喜欢的如梦如幻无法自拔,不喜欢的鼾声如雷无法睡醒。每个梦的讲述方式各不相同,《一代宗师》的叙事方式不是单纯由时间线性来完成的,而是结合了空间来讲述,就像你读武侠章回小说一样,类似模块化叙事的方式对观影经历日渐丰富“达人”观众们还是容易接受的。就好比金庸的《天龙八部》,主角不是乔帮主一个人,还有虚竹、段誉小哥俩,描绘了辽宋时期中原各派乃至天山童姥的各种恩怨情仇;《一代宗师》同样在尝试讲述发生在动荡的大时代中武林各派及宗师们之间的悲欢离合,或许也是片尾出现的佛像镜头含义:和《天龙八部》一样象征人间的欢喜和悲苦,诸行无常。

至此,一代宗师还是一代理发师已不重要,因为“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重要的是叶问和一线天经时势造化,流转香港后选择了重新开宗立派传薪续火,“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宫二为报杀父之仇选择了断发奉道,“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能作出这个选择凭的已然不是时势,而是一份民国武林的刚烈。真乃数千古风流英雄,尽在电影梦中寻!

慢工出细活

□ 照邻

若少一些浮躁与急功近利,多一些电影人对艺术的敬畏和精益求精,中国电影定会迎来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

从2002年《一代宗师》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电影立项,到本月正式上映,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多。2011年,摆过杀青宴的《一代宗师》仍不停召回演员、补拍戏份。《一代宗师》的严谨程度令人咋舌:编剧数十易其稿、各位主演都练就了一身好武功、走遍大江南北寻遍武林豪杰……仅从这一点看,王家卫的认真和勤勉就值得所有的华语导演致敬。

《一代宗师》的影像风格也承袭旧作,充满夸张的细节、渲染的特写、浪漫的抒情,专属王家卫电影的诗意表达和精美呈现随处可见,仅此,《一代宗师》已堪称最用心的华语电影之一,尽可以满足我们诸般“唯美”的需求了。王家卫曾说,没有把武林宗师研究透就草率开机,我难以忍受;拍出来的影片不精致,我更难以忍受。

正因为如此,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为梳理和掌握各大武林门派的历史与特色,他曾先后遍访大半个中国,拜访了咏春、八卦、八极、形意等各大拳派的百余位民间功夫宗师。王家卫不仅收获了关于功夫和门派的故事,更被这些隐于民间师傅身上的那股“精气神”所感染。应该说,正是这些民间功夫宗师,为《一代宗师》铺就了一层最珍贵的“底色”。王家卫说,有些师傅隐世多年,从不愿公开自己的信息,却对他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有些宗师甚至还打破“门里门外两重天”的限制,把对自家徒弟都有所保留的绝技倾囊相告。

王家卫还说,影片中那些被质疑为“心灵鸡汤”的警句,其实也不是我编出来的,而是在采访宗师的过程中,一字一句地记下来的。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离不开创作者们的坚韧与艰辛。若整个华语影视圈少一些浮躁与急功近利,多一些王家卫式的电影人对艺术的敬畏和精益求精,中国电影定会迎来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