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鸟类栖息的家园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见闻
本报记者 刘惠兰

虽已入冬,但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却是一幅动人的自然美景。微波荡漾的清澈水面上,一群群从北方飞来越冬的野鸭,或悠然游弋在芦苇间觅食,或不时地腾空飞起盘旋,把成群的白鹭、苍鹭等惊起。正在实施的互花米草治理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区项目,将这片湿地变成了鸟的乐园。

以前,这里一年四季难觅鸟踪。2010年以来,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补助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互花米草治理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区项目,以遏制互花米草给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严重影响。

互花米草为产自南美的入侵植物,由于其快速扩张和蔓延,使得鸟的食物本地海三棱藨草群落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占和威胁。2010年、2011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连续两年从中央湿地保护补助资金中共安排资金800万元用于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治理中试示范项目的实施。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国家林业局和上海市林业局的要求,借鉴前期主要研究成果,依托上海复旦大学等院校的技术支撑,采取“围、割、淹、晒、种、调”等综合集成技术方案,对互花米草入侵区域的退化湿地实施物理治理和修复,遏制互花米草生长直至消除。对退化湿地进行水鸟适宜栖息地改造,不断恢复鸟类种群数量,不断维护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特征。

目前,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实施的互花米草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通过初步评估,项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成效。

保护区形成了3000亩生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水鸟栖息地优化区域。另外,在优化区域内建成了长达万余米、相互连通的骨干水系,营造了总面积近18万平方米的生境岛屿,为迁徙过境的鸻鹬类和越冬的雁鸭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成功控制了项目实施区域内的互花米草生长和扩张。通过水位调控和带水刈割,灭除率达95%以上。优化区内自然生境明显改善,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据调查,优化区内水鸟已达38种,成为部分夏候鸟繁殖的筑巢场地,还吸引到大量越冬雁鸭类在此栖息,水鸟栖息地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