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大山包——
为黑颈鹤建造越冬乐园
本报记者 徐 胥
大山包湿地黑颈鹤。 祝 明摄

走进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就看到成群的黑颈鹤在水边悠闲漫步,不时用嘴巴梳理羽毛,或招朋引伴,或追逐嬉戏,与水面金波、青葱远山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据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这里是黑颈鹤的主要越冬栖息地,每年到此越冬或中转的黑颈鹤数量达1200只至1500只,越冬期长达186天至220天。

历史上由于当地居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山包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湿地面积萎缩,湿地功能退化,对黑颈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一度越冬数量只有200只。

为了尽快遏制生态恶化,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政府将实现黑颈鹤有效保护列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湿地生态恢复。

首先,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2008年提请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保证了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此后,全面禁止毁林开荒、开垦湿地、采挖泥炭等破坏湿地的行为。组织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湿(林)、蓄水恢复沼泽湿地、移民搬迁、改造核心区通信电力设施等工作。先后实施退耕还湿种草1020公顷,恢复湿地230公顷,实施人工种草恢复植被760公顷。同时,保护区管理局对黑颈鹤、湿地、森林、草场实行严格巡护管理,避免各种损坏湿地资源和影响黑颈鹤栖息的违法行为。

通过各项有力举措,高原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大山包湿地重新成为黑颈鹤的越冬乐园,是我国已知的黑颈鹤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黑颈鹤多了,景色美了,当地旅游经济也活起来了。大山包湿地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草甸湿地、高原湖泊、险峻峡谷等自然风光,还有极富特色的民俗民风,到大山包观光、考察、摄影的游客逐年增加。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培植新的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