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报网连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益佰:飞速发展的苗药之路
中国经济网记者 谭 辛

“加速并购、自主创新”,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窦啟玲用这8个字总结了益佰的未来之路。

从贵阳市中心驱车20分钟,即到达白云大道。在这里,贵州益佰将投资20亿元,新建一个占地约700亩的生产基地。这家创建于1995年的医药公司,是贵州省第1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是贵州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今更担当起传承苗药、组建苗药超级航母的重任。

中国经济网记者:很多人对于苗药充满了好奇和疑惑,能否介绍一下贵州益佰在传承苗药方面所作的努力?

窦啟玲:1995年,当时的贵州妙灵制药有限公司在贵阳市陕西路,一个简陋的租赁厂房,一个产品,一台生产机器,几个行政,十几个朴实的生产工人,便是益佰的全部。灌装、打磨、包装、贴标,当时益佰惟一的产品——克咳胶囊,从粉末到成品包装,是个千锤百炼的“手工活”。人们难免质疑,就凭手工操作,能够将那粉末状的药粉灌装均匀?但那时候工人们的手艺,就经得住质量天平的检验。

1996年,公司更名为贵州益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建起了新厂房,生产设备有所改善,因为艾迪注射液的诞生,益佰有了最初的中药注射液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而灌装,只能说达到了半自动,机器的灌装仍然需要人工的辅助。那时候的艾迪刚刚起步,产品质量还不是太稳定。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改进,如今的艾迪已成为益佰销售10个亿的台柱。

2000年,公司成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名字也随之更改为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8日,是益佰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益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贵州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中国经济网记者:贵州益佰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您认为其中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窦啟玲:坚持自主创新,是益佰的核心竞争力。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深受鼓舞,也深有感触。2004年以来,公司承担新产品研发及技改项目的总数达130余项,完成临床前研究及注册申报40余项,实施临床研究10项,获得生产批文共22件。益佰制药现已申请发明专利194件,已获授权117件,外观专利79件,授权37件。发明专利涉及产品的处方、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新用途、联合用药等方面。公司的拳头产品艾迪注射液,是一个拥有6项发明专利的产品。

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很多小企业的生存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小企业采取了追随大企业发展方向的办法,效仿过程中没有创新,而是简单地从产品、包装甚至品牌层面进行模仿,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消费者选购过程中的混淆。有责任的企业不会依靠侵权、模仿来生存,贵州益佰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经济网记者:做大做强民族药,是业内对民族药的共同期望。请问益佰在打造苗药航母方面有何考虑?

窦啟玲:我国民族药中除藏药初步建立了整体品牌之外,其它民族药均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加强民族药资源整合力度,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贵州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组建苗药航母级企业,并把整合苗药资源作为医药产业的核心工作来抓。

目前来看,质量标准落后、部分民族药的有效成分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等问题,阻碍了民族药进入市场。贵州约有180家苗药企业,呈现出多而散的局面。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销售渠道,虽握有良方、文号,但却严重开发不足。苗药企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最关键的是将这些中小苗药企业手中的验方和现有产品充分开发,一起抱团做大做强,这是益佰的责任。贵州益佰正在组建中国苗药集团,目前已拥有4个苗药产品种类,并有很多家企业与益佰达成了组建苗药集团的合作意向协议。

组建苗药集团的同时,我们将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第一批苗药专业研究生。在壮大企业自身的同时,为苗药的发展创造条件,为贵州药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