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本分分当好每一天兵
——记第二炮兵某导弹旅一级军士长王忠心
本报记者 李争平
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要被部队淘汰;今天不学习,明天就要被专业抛弃。
——王忠心

“我做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尽的全是自己应该尽的职责,我参军入伍的初衷就是对得起这身军装。”坐在记者面前,第二炮兵某导弹旅技术营测试一连五班班长、导弹测试控制专业技师、一级军士长、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王忠心说出的话,就像他黑瘦脸上那双大眼睛,清澈明亮。然而,肩章上金光灿灿的“四道拐”,却分明告诉我们,这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兵王”。

导弹测试控制技术领域

他是“说了算”的兵

“我选择当兵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看到村里不少小伙在部队有了出息,我也想在部队干出名堂。”从这个淳朴的信念起步,18岁初中毕业,王忠心走进了二炮军营。

为了干出名堂,入伍第二年,王忠心挤出时间复习功课,考入二炮士官学校。之所以没“脱产”复习,是因为他掂量得很清楚:“即使考不上军校,我也要靠过硬的专业素质留在部队!”

军校毕业,学发动机专业的王忠心正赶上部队装备换型,被调配到导弹测控岗位。“测控就是对导弹进行‘全身体检’,涉及高能物理、微电子等20多个学科,指挥口令、操作动作上千个,刚开始我真有些懵。”一心要干出名堂的王忠心迅速调整状态,从基础理论学起,最终对某型导弹了如指掌,当上了测控班长。“1991年,我第一次执行实弹发射测控任务,当导弹点火升空的那一刻,那种神圣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看得出来,20年前的那次地动山摇,至今还在王忠心的心头激荡。

新型导弹装备部队,王忠心又和新兵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战略导弹部队换装,可不像陆军士兵换枪那么简单。全新的仪器设备上百台,操作规程数千条,线路节点几万个。细细钻研了20多本教材之后,王忠心悟出了“门道”:搞通“电路图”,一通百通。他把“天书”一样的图纸,分解成若干部分挂在训练室墙上,从早到晚,操作——背记,背记——操作。当上万个节点刻进脑子,上千条操作规程熟稔于心后,王老兵再次成为全旅惟一的战士测控指挥长。

1999年,王忠心服役期满13年,按当时规定该退伍了。他回乡刚刚找好了工作,适逢我军兵役制度改革,部队紧急招他归队,晋升为四级士官。王忠心说:“再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对自己说了一句狠话,在测控专业技术上,我要说了算!”

测控五班的宿舍里,迎门摆放着的王忠心的床,床头上一张卡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要被部队淘汰;今天不学习,明天就要被专业抛弃。”王忠心说,这张卡片已经挂在床头10多年。

至今,军旅生涯25年,王忠心不仅没有被信息化浪潮淘汰抛弃,而且干出了让军委首长赞叹不已、部队官兵由衷敬佩的“名堂”,成了一个“说了算”的兵:操控3种型号导弹,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编写的《测控专业故障分析》,成为导弹测控的宝典;参与定位或排除技术故障73次,次次“手到病除”;执行重大任务25次、参加实装操作1270多次,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

8月底的一天,西北群山深处,一枚新型导弹腾空而起,指挥所内,王忠心淡定地目送导弹直扑数千公里之外的靶标,这是他指挥测试的第一百枚导弹。

比王忠心小两岁的旅长李兆坤对记者说:“在二炮部队,一时不出错,是要求;常年不出错,是出色;从来不出错,是传奇!”

“军中之母”要为党和国家

带出素质过硬的精兵

王忠心18岁走出安徽山村时,父亲叮嘱他:“忠子,桥头老李家大明子,在队伍上当了副班长,你好好干,弄个正的!”从1990年当上测控班长,一干就是22年。

到部队采访,肩扛金星的将军常常见到,但见到肩扛金光一片“四道拐”的一级军士长,王忠心还真是第一个。在各军兵种作战部队,26年的“兵”已是凤毛麟角,坚守一个岗位,在同一个班当了22年班长,王忠心绝对独一无二。

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说过,班长是“军中之母”。当了22年“军中之母”,带了多少兵,王忠心记不清了,但他认定,“军中之母”就要为党和国家带出素质过硬的精兵。该旅所在基地的人才档案中记得清清楚楚:22年,王忠心带出217多名技术骨干,12人晋升军官,6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都是素质过硬的精兵。

测控四班班长黄峰,曾是王忠心班里的兵。“2009年下半年,梦寐以求的新装备终于到了。一次训练时,王班长递给我一根电缆,叫我练习100遍插拔电缆插头。我心里嘀咕,这么简单动作还用练?老王班长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无论是测试还是发射,任何一根电缆没有连接到位,结果都会跟元器件损坏一样致命。插拔电缆插头必须稳、准、精、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千万次的训练。说完,他起身跑向测控台,咔咔咔,不到10分钟,数百个碗口粗的电缆插头对接完毕,真看得我目瞪口呆。从此,精心练习每一个操作动作,成了我不需要被人要求的习惯。”

2000年,初出校门的军官王治基被安排在王忠心班里见习。尽管知道王忠心名气不小,但拜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士兵为师,心里还是有些不服。一次实装检测,某项数据超标,担任现场指挥的王治基把能想到的方案都试了一遍,故障仍未排除。无奈之下,他打电话向病休在家的王班长讨教。“电话那头,老王班长听完我描述的现象,立刻就判断出了故障点,真令我佩服。”在王忠心的帮带下,王治基很快成为导弹测控专业的“大拿”,成为“二炮十大砺剑尖兵”,现已升任副旅长。

高明,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学生士兵。2006年初,听说连队来了个北大“高材生”,好几个班长都“打怵”,王忠心主动把高明要到5班。鼓励他“扬长”,帮助他“补短”,短短两年,高明军政兼优,成为闻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士兵”。如今正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的高明感慨地对记者说,“老王班长用真感情带好每个兵,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把全部青春献给一个岗位的精神,足以影响我一生”。

旅政委许保坤说,“只要有一大批老王班长那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本本分分当好每一天兵的士官,部队战斗力建设就有稳固的基石,爱军精武的接力棒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走在导弹旅营区,干道两侧的12个灯箱里都是王忠心的“战斗姿态”,老班长灼热的目光,激励着来来往往的官兵……

(图为实弹发射前,王忠心正在认真测试。李鸿林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