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岳阳劳动就业服务局:
洞庭湖畔爱民情
韩秉志

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闻名遐迩的岳阳楼边,岳阳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以先忧后乐的爱民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构筑了一道道深得民心的民生风景线。

零就业家庭是社会的特殊困难群体。2006年,岳阳就业服务局通过采取政府出资“买岗”、机关事业单位尽力“腾岗”、就业服务机构广泛“收岗”办法,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帮助2956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2007年,岳阳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被纳入到政府“为民办实事”考核范围,从而建立起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实现了动态清零。同年,岳阳就业服务局还启动了援助失地农民就业专项行动,确立了“定期招聘、定位援助、定向转移、订单培训”的办法,多管齐下援助就业。1年后,中心城区90%的失地农民和各县(市、区)80%的失地农民都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了就业。

为改善因环境治理、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渔民的生活状态,岳阳就业服务局积极探索市、县、区联动帮扶模式,与上岸渔民最多的岳阳县、君山区共同组成解困帮扶工作组,深入渔民村研究对策、因人施策。2008年12月,他们启动了洞庭湖区渔民就业培训,开办汽车驾驶、船舶驾驶、电脑操作等培训班。培训后,又多方联系岗位对口企业,安排合格学员直接上岗,主动联系沿海城市的船舶、海运企业前来招聘。在就业局的精心帮扶下,至2011年底,全市上岸定居渔民4308户,实现转产转业3909户。

汴河街是岳阳市引资修建的一条仿古商业街,开街后,经营场地空置率一度达60%以上。岳阳就业服务局通过调研获知相关信息后,动员局里党员干部与经营户“结对子、交朋友”,深入了解户主的困难和需求。在摸清经营困境症结后,从支持创业的职能职责出发,决定通过出台帮扶政策、开展服务活动,打出了一套税费减免、政策补贴、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的“组合拳”,盘活了景区市场,将汴河街打造成“创业一条街”。一年后,门面出租率跃升至99%以上,从业人员大幅提升。

岳阳市还力促市内高校安排创业指导教育课程,组织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进校园,开办多层次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1万余人。为了引导支持大学生创业,2010年4月,大学生商贸创业实训基地在全省率先建立,筛选了1200多名有创业意愿的学员进行沙盘演练培训,通过创业培训考核、创业计划竞赛,先后遴选了100多名学员入驻创业基地实训。基地给予租金补贴、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还组织专家团队跟踪指导。

去年初,岳阳就业服务局提出以屈原管理区(前身为大型国有农场)为试点、创建湖南省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区的构想,确立了以“五年规划、三年实施”为时限、“区域创建、整体配套”为框架的创建计划,努力推动城乡就业达到“就业政策一体化、就业培训集约化、就业服务均衡化、就业环境公平化”目标,设计了经济社会和城乡就业的量化指标评估体系,按时调度、督促、检查、评估,率先开展了失业动态监测,初步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村级就业服务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