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村官——
人生处处是舞台
韩秉志

今年7月17日,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令狐克梦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她是如何在看似平凡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光芒的呢?

2006年,令狐克梦被选拔为贵州省桐梓县的首批大学生村官,担任九坝镇山堡村村委会副主任。刚毕业不久的她,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为了尽快融入村里工作,她不放弃每一个学习机会,虚心向老同志、村民请教。

山堡村一直以烤烟、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农民年均纯收入一直徘徊在800元上下。如何让当地村民找到一条更稳定的致富路?这成了令狐克梦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她发现村民贫穷、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农产品没有新品种,缺乏科技支撑。为此,令狐克梦决定在山堡村推广蔬菜新品种试种。

为了让新品种、新技术在山堡村得到推广和普及,2007年3月,令狐克梦与食品公司谈判接洽,引进了速生叶菜芥蓝、“上海青”等新品种,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由村民种植、公司负责收购。这种蔬菜生长快,价格高,很有前景,但乡亲们怕担风险,犹豫不决。令狐克梦见此情景,决定在自家地里试种10亩作为引导,这也成为她创业迈出的第一步。

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令狐克梦家每亩蔬菜产值从以前不足300元增加到2007年的1500元。身边真实的变化让群众看到了种植蔬菜新品种的实惠,纷纷签订了种植合同。2008年,山堡村种植蔬菜1000亩,并投资200多万元修建冷冻库。仅此一项,山堡村农民就实现人均增收600多元。

令狐克梦意识到,要让老百姓真正脱贫致富,就必须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种植,突破肩挑背驮、传统种植的局面。

山堡村具有温凉舒适的自然环境以及紧靠重庆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是成功的关键。2007年,令狐克梦参加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开展的创业培训。有了创业理论基础和专人指导,她开始着手筹划乡村避暑旅游业。

万事开头难,由于资金紧缺,令狐克梦在家人帮助下筹资了10万元,对自己居住的房子进行了改装,开设了第一个乡村旅馆。在她的带动下,村里有13家农户搞起了乡村避暑旅游业。到2011年底,全村共有65家乡村旅馆,接待规模和档次都得到较大提高。

如今,山堡村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堡村示范点。同种植烤烟比起来,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用时短、效益高的产业。过去靠种植烤烟,一家4口人一年5亩地只能挣2万元,而经营乡村旅馆,几个月就能挣2万元。当地村民在完成乡村旅游接待之后,还能有大半年时间用于其他发展。尝到甜头的山堡村人开始为旅馆“美容美身”,思考如何为乡村旅馆提档升级。“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感到自己很充实,也很快乐。”令狐克梦欣慰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