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产业“转”出绿色生机
本报记者 黄 鑫

化工产业曾经是安徽省合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当老产业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开始谋求转型升级时,2008年底,中国盐业总公司率先重组合肥市原有的3家化工企业,投资114亿元,在位于肥东县撮镇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开始打造以盐化、农化、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多元化工—中盐红四方新区,为合肥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拉开了序幕。

记者在中盐红四方新区极目远眺,昔日窄小的田间路已变成纵横大道,重型卡车川流不息,挖掘机工作不止,显现出一片蓬勃的生机。“企业从合肥城区搬迁到城外的循环经济示范园,绝不是仅仅把企业老的生产设备搬过来,而是对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进行全面升级,确保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清洁生产,达到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少的目标。”中盐红四方总经理方立贵说。

在这样的转型升级中,老化工企业转变成一个绿色工厂,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合成氨净化工序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生产尿素、纯碱的原料,产生的一氧化碳尾气和烧碱又可作为甲酸钠的原料,而甲酸钠、焦亚钠都是生产保险粉的原料等。

近年来,不仅是循环经济示范园,在相隔不远的肥东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同样也是主题词。“以前我们更关注人力密集型的原材料产业,而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车以及节能材料等环保产业成为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肥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胜华介绍说,开发区已经把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光伏产业作为战略重点和先导产业,力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10年来,肥东县提出了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目标,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节能环保工业的具体思路,取得了累累硕果。

据统计,2011年,肥东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4.3亿元,是2002年的20.3倍,平均单月产值接近2004年全年的水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2年21.1%提高到2011年的47.8%,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9.6%,拉动GDP增长13.2个百分点。肥东经济开发区、店埠镇、撮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突破100亿元。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为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被国务院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定位为“皖江新材料产业基地”。

“10年来,肥东县能够实现由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县,转变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市发展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经济强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走工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肥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宏星如此总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