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1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工业科学发展新路径。2012年我国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标志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阶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各地区、各行业主旋律。东部地区迈出实质性步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中西部地区积极促进产业转移和集聚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年来,工业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新成果。我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610亿元,是2002年的6.7倍。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集成电路、高速轨道交通、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10年来,工业转型升级进入了新阶段。我国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淘汰炼铁产能1.2亿吨、焦炭1.07亿吨、水泥产能3.7亿吨,约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立,更加注重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0年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同步发展迈出新步伐。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我国企业已经逐步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竞争,能够抓住全球经济调整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4.5%,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特别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10年来,企业转型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10多个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全社会也形成了普遍重视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明显提高。面对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企业主动加快自身结构调整,努力尽快摆脱危机影响,应对危机能力也明显提升。
当前,我国工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增速出现适度回落,正是进一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阶段。必须看到,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核心技术缺失、多数行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相当繁重。工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仍然是未来20年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的发展正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在全球视野下进一步发挥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以“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点,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发展方式注入新的科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