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度重视 防控信贷风险
刘 畅

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5亿元,其中二季度新增1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与一季度持平。事实上,与不良贷款一样,介于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已经环比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上升,这也被视作银行资产质量异动的预警。面对不良贷款余额的持续抬头,如何防范区域性、系统性信贷风险发生引发关注。

从此轮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原因来看,当前生产需求不足、成本高企让不少企业两头受压,受制于经营难度加大,部分地区的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风险随即传导至银行,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这从当前已经公布的部分银行半年报也可以看出。

此外,分行业看,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尚未得到有效化解,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如钢铁、建筑、建材等行业的信用风险上升较快,违约贷款的数额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在降息通道开启的情况下,银行息差逐步收窄,势必对前期信贷投放的风险缓冲造成影响,使银行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不良贷款连续“双降”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引以为傲的资本,面对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银行恐怕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避免盲目放贷的现象出现。首先,信贷的投放应当保证与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素养相匹配,落实前期尽职调查中的各项工作,不能因为盲目抢占市场而降低审贷标准,放弃审贷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次,贷款的投放应当与自身的资本缓冲能力相匹配,要保证资本充足率,拨备水平完全覆盖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当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信贷的投放应当和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调整紧密结合,增强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通过有效的行业研究和前瞻性分析,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明确信贷投向,优化存量信贷结构。面对重点领域,尤其是平台贷款及房地产贷款相关行业可能产生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当严格审批和授权管理,不断优化压力测试等监控工具,提高贷款组合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密切跟踪市场环境的变化,完善准入、审批和管控手段,才能提高贷款质量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当前,商业银行应当更多地关注资产负债业务,在贷款客户和项目审核时不能简单地依赖抵押担保,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现金流情况。同时,面对不断发展的中间业务规模,商业银行也应当密切关注,尤其是理财业务中普遍存在的资产池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完善等隐患都可能成为银行业新的风险点。

众所周知,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考核力度从未减弱。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的原则,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将风险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面对不良贷款余额可能不断上升带来的压力,商业银行更应该保证贷款五级分类的真实性,避免因为贷款分类不真实导致突发性风险增加。毕竟,在当前资产质量存在潜在风险的背景下,防患于未然总是好过措手不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