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福祉重如山

《经济日报》8月7日以“民生改善”为主题,刊发了一期“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版面用温馨的图片、感人的故事、翔实的数据,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我国老百姓在就业、就医、住房等方面发生的喜人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笔者所在的江西省石城县小松镇莲香苑移民社区就是民生改善的一个典型。该社区住户全部来自周边交通不便、发展不利的边远山区。在社区建设中通过“政府主导、项目覆盖、资金统筹”的方式,建好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宜居环境,帮助困难群众低息贷款解决建房资金,同时引导企业进社区,解决移民就业难题。社区建好后,83户移民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交通更加方便,就业、就医、就读、看戏等都能在家门口实现。“住进了新房在家门口拿着2000多元的月工资,每年还有4000元的门面租金收入,日子好过啦!”石城县小松镇莲香苑社区移民陈月生的话语里难掩兴奋之情。

民生是一张永远答不完的考卷。相关部门应继续努力,以《国务院关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新起点,以民字当头、好字当先,进一步加大财政民生支出,出台更多的民生政策,让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江西石城县委 邱有平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8月1日以来,《经济日报》“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以成就展示为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线,总结回顾了10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图文并茂,有点有面,读后我们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感受颇深。“夯实基础”和“民生改善”两组报道,用科学、翔实的数据,概述了我国在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和致力于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瞩目成就。读完几篇报道,我对我们党执政为民、惠及民生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实现转变,经济结构还没有调优,还存在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与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相悖。只有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发展的步伐才会越来越稳健,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河北保定市阜平县委宣传部 张成利

辉煌成就 振奋人心

《经济日报》8月1日以来的“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以朴实的文风,生动地展示了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8月1日的特刊中,“十年跨越”是一个关键词,文章在“经济增速”、“经济总量”等方面用严谨而全面的经济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令广大读者为国家10年来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振奋不已。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中,“科学发展”渐入人心,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观念的转变使我国在产业结构、经济推动力、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日报》8月2日以“好字优先”为主题,用权威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文章中引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说明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这些数据的点滴之中凝聚着我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理念,这些我们老百姓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

笔者作为一个关注《经济日报》的读者,近期被其“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所吸引,特刊内容点面结合,数据翔实权威,文风实润,彩页的版式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但更重要的还是有感于这10年国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感受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高铁从无到有、奥运世博中国行、“蛟龙”潜水下五洋、“神舟”飞船上九天等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徐张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