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40小时培训 对餐饮业的影响
本报记者 陈 颐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2餐饮产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餐饮业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2015年国家餐饮业的目标约是4万亿元,餐饮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但在餐饮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也日益凸显。我国餐饮服务单位数量众多、从业人员密集,数量高达2000万,因此,食品安全培训成为一项巨大的工程。6月9日是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与联合利华饮食策划合作,在北京共同启动了2012年全国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培训项目。

此次培训课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制定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规定,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培训。这40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将对中国餐饮业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谈道,餐饮业的人才培训有一个很好的目标——培养有知识、懂技能的高技术水平人才。但是这个目标追求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餐饮业就业的门槛低,所以面临着基础知识的普及等问题。据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法人主体的单位都需要食品安全员,他们要在食品安全的知识普及以及行为规范中对企业的行为有所指导。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行业标准的国家标准和非强制性的行业标准,需要餐饮企业加大培训力度。比如餐饮企业的服务标准、食品技工标准、工艺标准等,包括不同业态的快餐、火锅的标准,所有这些标准逐一落地也是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

冯恩援强调说,在餐饮产业的链条当中,对人才的培养要由重视专业技能向重视专业知识过渡。专业技能强调操作,专业知识强调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餐饮业是和老百姓有密切联系的产业,要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产业,需要全行业的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结合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把所学的东西奉献给广大的消费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