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社巧念 科技推广经
本报记者 乔金亮 实习生 刘乔丹

当记者来到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简村时,该村猕猴桃合作社理事长李保成正在给猕猴桃套袋。套袋可以提高果子的品质,提亮色泽,减少果锈,预防病虫害。

“村里过去种植猕猴桃,一般都是种植大户去承包,老百姓参与的少。几年前,我率先承包10亩猕猴桃,每亩收入1万多元。通过推广,现在我们全村90%都种猕猴桃。合作社有标准化种植办法,主打无公害猕猴桃。每年哪个月干什么,都有流程表,我们定期印发技术指导材料。”李保成说。

在简村,多位社员种植户告诉记者,猕猴桃收益很高,1亩产量能达6000斤,每斤收购价可达4元钱。经过科学管理、科学施肥,依靠合作社统一的技术指导,到了第四年就开始挂果,产量也提高不少。

李保成说,猕猴桃的种植难点不少,需要专家指导,一些特殊病比如溃疡病、根腐病等,如果防治不好,对产量影响很大。成立合作社的目的,除了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生产确保全程标准化,统一品牌闯市场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利用合作社的力量引入先进的猕猴桃种植和管理技术,保证果品产量。

无独有偶,小暑时节在重阳镇,富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栓成正组织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我兼任永业农技培训学校负责人,有时候在田间地头,有时候在教室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开办到现在,我们已经组织了6期室内培训,对猕猴桃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样是今年新长的枝叶,同样的部位,比如第六片叶子,你看接受服务站指导的叶子大而厚且青,再看普通的叶子是叶薄、发黄、偏小。”贾栓成指导种植户科学使用叶面肥,通过拌种、喷施、施肥、浸泡4种方法使用后,不仅可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还可以改善品质、耐储藏。喷施这种叶面肥比以往常规施肥可增产10%。

白羽镇永业科技服务站副站长兼技术顾问燕栓成告诉记者,通过技术培训,如今果农能熟练掌握单主干架、配方施肥、定量挂果、人工授粉、生物综合防治及果实套袋等标准化、有机化种植技术,果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据了解,该科技服务站为方便群众技术培训,目前已建立村级终端网点69个。由于村里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进城打工,服务站根据这个情况,又成立了3个喷施服务队,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实现科技致富。

随着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发展,河南省西峡县出现了一大批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分工明确,实现农产品统一销售,种植管理技术统一提供,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西峡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7789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