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农业的新起点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乔金亮

本报记者 乔金亮

在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辽宁省盘山县,农业科技人员探索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蟹田水稻高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田中种稻、水中养蟹、埝埂种豆。该模式亩均利润达2200元,并推广至20余个省市,建立10多个示范点,在省内外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盘山县的这一成绩得益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年8月,农业部确定第一批5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大部分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今年,我国第一个《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提出全面部署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年初,农业部认定了第二批101个示范区,要求现代农业整县制推进。至此,全国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已现雏形。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地就陆续建立了一大批农业高新科技、农业科技示范、现代农业示范等农业园区,依托不同的资源现状和经济条件进行各具特色的探索。如今,很多地方政府更是积极申报参与示范区建设。

中央决策与地方积极性结合,迎来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黄金期。从南国水乡到北疆牧场,从东部沿海到西域高原,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展开。从粮食生产到休闲农业,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各示范区一步步探索,渐入佳境。

现代农业示范区应如何发展?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示范区要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品,因地制宜地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达到试验示范、引领发展的目的。

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由于光照充足干燥、自然隔离条件好、水利灌溉设施便利,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张掖市甘州区从打造优质制种基地入手,培育主导产业。甘州区副区长袁斌才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年多来,我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产业发展的思路更清晰了。”去年甘州区建成烘干线25条,辐射带动周边县发展玉米制种面积20万亩,带动农户1万户。

一年多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主导产业生产能力、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等均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据统计,2011年,首批示范区以占6%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3%的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9900多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900元。

示范的核心在于增收。第一批示范区横跨东、中、西部,地区间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但单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标来考量,都处于区域领先位置,其中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多数达到万元以上。

示范的目标在于高效。“黑龙江垦区35%的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了82%的耕地,旱地经营规模户均450亩,水田经营规模户均200亩,最大的家庭农场超过万亩。垦区实现生产总值916.4亿元,人均纯收入16466元。”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局长马德全说,垦区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已达35.4吨,创造了可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的劳动生产率。垦区粮食总产从300亿斤迈上400亿斤,仅用了两年时间。

示范的意义在于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区创造的市场引领型、科技助推型等各种模式都展现出强劲的辐射力。黑龙江、河南等粮食主产省将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为突破口,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升;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侧重发展设施农业,发力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等;北京、上海等城市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点,高科技农业、会展农业等日益成熟;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花卉、茶叶、中药材等产业不断壮大。

如何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向深入?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说,“十二五”时期,总体上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下一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围绕五个关键点实现重点突破,一是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四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五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体系建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