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PICU(重症急救)主任杨杰教授响应号召,自愿报名加入第六批援疆干部队伍,千里迢迢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如今,两年多过去了,杨杰依然留在新疆,并已成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宋庆龄妇女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儿科总主任。
如果说杨杰当初选择援疆凭的是热情,那么他在援疆期满后选择留下来,更多凭的是信念和责任。
记者是在儿科病房门口见到杨杰的,当时刚刚查完房的他正准备和同事一起讨论当天的科室医护情况以及病人的病情。杨杰告诉记者,新疆医院的医疗设施比内地医院一点都不差,但因为缺少人才,缺少好的管理制度,设备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为此,杨杰成立了科室核心小组,遇到问题就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并建立了《医师岗位轮转制度》、《门急诊工作制度》和《进修人员管理制度》等10余项管理制度。
杨杰根据儿科特点和医院实际,对现有专业重新划分,把小儿呼吸、血液、肾病、心血管优势专业做大做强,同时新设小儿神经、内分泌和重症专业,把国内已有的系列新技术尽快应用于临床。小儿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技术、重症监护诊疗技术、小儿动态和视频脑电技术介入等新技术相继得以应用,新医大一附院儿科诊疗水平实现飞跃发展,部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杨杰联系国内一线专家,筹建“新疆小儿癫痫诊疗中心”、“脑瘫康复诊疗中心”、“呼吸睡眠监测中心”。这些诊疗中心的设立,为新疆医疗儿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接受采访中,杨杰总会不经意地重复一句话:“把援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干。”他说,我们这个年龄组的援疆干部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不想浪费这一两年时间,都想尽心尽力去干点事,干出一番成绩出来。
杨杰坚持每周三天坐诊,规定周三为手术日。每天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病房查房。小儿内一科主任米热古丽说,这两年我们科室的变化非常大,从以前的80张床位增加到现在的140张床位。科室更加细化,制度更加明确,工作的氛围越来越好。无论我们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杨院长都能帮助我们,我们已经离不开他了。
2011年8月,杨杰援疆工作面临结束。一切都刚刚开始,怎么走得了呢?他选择留了下来!
“杨主任带领我们科室开展了小儿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我很幸运跟他学习到了新技术。”新医大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阿布来提对杨杰十分感激。作为杨杰的学生,阿布来提拿到了全疆首个儿科先心病介入治疗资格证。杨杰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新技术、新业务在新医大一附院儿科应用开展。介入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填补了新疆小儿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空白,小儿重症监护工作率先在新疆开展,首家“新疆小儿癫痫诊疗中心”正在筹建中。
为促进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全面启动,杨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即科室要从临床型科室转变为科研带动下的临床教学科室。按照这一理念,科室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完成基础的临床工作,还要追踪国内外的最新科技进展,从解决临床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相应的科研探索。在杨杰的带领下,大家的科研意识提高了,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申请的科研课题数量也较以前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