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吉林省干部一同下基层,感触良多。下去之前准备什么?以什么样的态度下去,效果截然不同。在老百姓眼里,来的都是大官,这就要求下基层的干部弱化领导意识,把自己看成普通一兵,这才能接近百姓,赢得群众的信任。
坚持群众路线,更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地给群众谋福利,做点实事儿。吉林省围绕开展真情扶困、引领就业创业和改善民生等工作,组织了30万名省市县机关党员干部、科研院所和企业学校的党员技术人员,以及党员志愿者与低保对象结对,开展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简称“三帮扶”)活动。这些干部从拉家常开始,帮助农民耕地、放羊,辅导孩子学习。注重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筹措资金,各级财政将设立帮扶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全省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物资4.83亿元。
同时,下到基层的党员干部更重视项目的带动作用。对一些干部自身有能力、基层有条件的地方,吉林省鼓励干部下基层时带着项目下去,集中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大问题。
有效的实践是在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的。吉林省“三帮扶”工作能够取得实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顶层设计提升了吉林省干部下基层的主观能动性。
在“三帮扶”工作中,吉林省加强理论研究,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帮扶实践与振兴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努力破解构建和谐社会的课题,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了彼此尊重、消弭矛盾的深层考虑,体现了社会成员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体恤、相互帮助的社会理想,也体现了关怀弱势群体、维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的理念。在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不断深化帮扶工作对民生工作的认知。积极推动理论成果向实践层面转化,做到理论研讨与帮扶实践相结合,理论创新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在推动研究成果向帮扶成效转化上下功夫,适时回应基层群众发展需求、民生要求、利益诉求,努力满足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