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军人运动会女子佩剑团体比赛中,中国队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乌克兰队的比分暂时定格在“44∶44”。决胜最后一剑!现场空气仿佛凝固了,领队兼教练严卫东紧盯着赛道,眼中喷火。
“90后”南京姑娘沈晨站在赛道上,敬礼、准备、出击!
“啪!”双灯!不得分!
“啪!啪!啪!……”连续双灯!
沈晨的步伐依然沉着坚定,一个箭步!刺!单灯!
全场沸腾了,中国队队员相拥在一起。素来以冷峻著称的严卫东兴奋地挥舞着手臂,一抬头,泪如泉涌。
“十年磨一剑”。严卫东深知10年磨剑之功是多么艰辛。
2002年,一纸命令,南京军区射击队改编为击剑队。一字之别,天壤之别;一字之差,白手起家!
“敢打必胜,我们要在击剑这个赛场上打出军人的气势,展示中国军人的风采!”严卫东挑起了重担。
击剑是一个体能、技巧与经验并重的项目,培养一名优秀的击剑运动员格外艰难。花剑主教练林亮,年过“不惑”仍然坚持每天持剑披甲,给队员当“剑靶子”。
走进击剑队训练场,剑道旁的标语十分醒目:“冠军之花靠汗水浇灌,精湛技艺靠千锤百炼”,一件件汗水浸透的击剑服,一支支磨损弯折的剑条,见证着运动员的“砺剑人生”。挽起袖子,每名运动员的手臂上都布满了青紫色的疤痕,他们戏称是剑尖在激烈对抗中留下的“勋章”。
协理员刘元华告诉笔者,为军旗增辉,为祖国增光,拿世界冠军,是这群运动员追求的梦想。
出生于1992年的马戴军,18岁就夺得全国锦标赛季军,是国内剑坛一颗新星。没想到,一次训练中他小腿骨折,专家断定他的运动生涯就此终结。
但小马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别人要两年才能正常走路,他硬是加大康复训练强度,不到一年就回到了击剑训练场。
呕心沥血,10年“铸剑”,南京军区击剑队拥有了除男子佩剑外的所有击剑项目队伍,不仅培养出结构合理、梯次匹配的运动员队伍,还拥有可执法国际大赛的裁判员,成为了国内外剑坛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在这次世界军人运动会男子重剑团体比赛中,队员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战胜东道主巴西队和波兰队进入决赛,以45︰30的比分战胜欧洲劲旅瑞士队,摘得金牌。这是我军在此次运动会上取得的惟一一枚击剑金牌。
组建仅仅10年,南京军区击剑队先后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8次冠军、7次亚军、16次季军,成为剑坛新锐力量。今年3月,在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一站比赛中,剑客们摘得2金2银2铜,再次展现了“军中剑客”的飒爽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