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基层·区域协调看陕西 之二
关中: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
□ 本报记者 张 伟 张 毅

进入陕西“东大门”渭南市,就进入了关中地区。自此一路向西,经铜川、过咸阳、穿西安、至宝鸡,这片狭长的渭河冲积平原,北依黄土高坡、南靠秦岭山脉,自古因物产丰饶享有“八百里秦川”美誉。

如今的关中地区,近百所高校、近千家科研机构、近百万名科技人员云集,是陕西省成为科技大省的主要支撑。但“科技大省”还不是“科技强省”:科技资源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仅居中游,企业创新能力更是排名20名之外,经济与科技呈现典型“两张皮”状态。

“关中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无法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这被外界称为‘陕西现象’。”陕西省科技工委党委副书记张书玲说,“这实在是件尴尬的事,就好比热油、面片、辣子都备齐了,却做不出一碗地道的油泼面。”

长期的困惑

4月19日,北车集团永电电汽公司总经理张红卫分别要到西安理工大学和陕西重汽谈合作。“都是搞联合研发。”张红卫说,“与理工大是开发电力半导体器件,我们出资金、对方出人员;与陕重是开发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大家共同出钱出人。”

作为一家在陕近10年的央企,永电电汽其实直到近两年才开始与当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打交道。“大家都各搞各的。同一个研究课题,都要从头做起,购买同样的设备,投入大量人力,最终都无法获得实质突破。”

像永电电汽这样的故事,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中心主任徐东升见过许多:西安A高校的某成果正是榆林B企业需要的,但由于信息不通,成果只能躺在实验室抽屉里;咸阳C企业若联合宝鸡D机构搞协同创新,可以省下一大笔经费,但由于一家是中央企业、一家隶属地方,合作困难重重……

“这就是‘陕西现象’的典型表现。”张书玲说,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资源分配不均匀,加上条块分割、部门利益冲突,使产、学、研难以有机联系,科技资源长期处于分散、分割、分离状态,无法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驱动力,“这种现象在许多省份都存在,只是在陕西等科技大省表现得更加突出。”

或许希望以陕西作为突破口,加快改变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在解读落实《规划》时,陕西省认为,《规划》首次提出“统筹科技资源”的概念,实际是赋予陕西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权。这就要求陕西必须积极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在推动区域创新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上取得明显突破,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建立“科技特区”的责任。

打通产学研

走在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校园内,程宝军看起来像个搞科研的教授。这位在银行供职多年的“老金融”,如今是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我不懂科研,工研院也不是科研机构。”他不得不经常向别人解释:工研院是由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研究开发机构(NPO)。

“简单讲,工研院就像技术中介,如果有企业需要研发支持,我们可以帮它整合多方资源进行协同创新;如果有高校或科研机构研发出好项目,我们也会联合企业、金融资本帮它中试、熟化乃至产业化。”他强调,“我们按企业化运作,项目制管理,每个项目都要求利润回报。”

成立7年来,陕西工研院通过与产学研链条上的各类主体合作,推动多项重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孵化了一批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目前参股、控股企业14家。

对此张书玲认为,工研院的出现相当于在产学研链条上新增了一个经纪人。由于它以项目为核心、坚持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打破行业、部门、单位、所有制之间的壁垒。

目前,陕西共在装备制造、军转民、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领域建立了6所工研院。这些工研院在搭建各类技术服务平台、推广共性关键技术的同时,催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近80项,孵化培育高科技企业23家,实现产值10亿元,被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先锋”。

相对于“工研院模式”,“延长模式”则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政府推动企业加快成为创新主体的意图。

2011年10月,陕西省科技厅以4000万元财政科技资金,吸引延长石油投入20亿元,围绕油、煤等陕西支柱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这种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企业加大投入、进而实现双方或多方联合科技攻关的模式被称为“延长模式”。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史高领认为,“延长模式”的精髓是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既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又明确了企业主体地位;既实现了资金捆绑使用,又使企业的科技项目上升为更高层面的共性项目,实现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科技资源的高效集成。

无论是“工研院模式”还是“延长模式”,都是陕西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的具体成果。大量的创新举措正加速涌现。

为帮助科技企业走出成果转化中最难以逾越的“中试断档”,陕西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资金、金融后补助专项资金,通过建设“金融超市”、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等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形成科研成果“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持续支持的“三轮驱动”,帮助许多中小科技企业迈过了中试“死亡谷”。

传统工业重镇宝鸡市,则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完善产业配套、壮大集群规模上,希望以此解决当地机床工具、石油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中存在的“龙头企业强、产业集群弱”现象。宝鸡市副市长袁军晓说,一方面,政府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与重点院校合作、设立研发部门等方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对社会力量建立的公共科技平台给予奖励等方式,扶持中小型配套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只要能让固化的资源动起来、分散的资源聚起来、沉淀的资源活起来,任何创新模式都应受到鼓励。”史高领说。

培育市场主体

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所谓“产学研”一体,实际牵涉政、产、学、研、用、金等各类主体;一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将形成一条长长的链条,环环相扣,道路漫长。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必须让市场、企业成为主体,通过培育市场形成自发调节机制,使链条上有着不同偏好的主体,能够相互认同,有机融合。

西安市高新区都市之门大厦2层,有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大厅。大厅内聚集着数百家营业机构,但几乎每家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两台电脑。他们不卖有形的商品,只交易无形的技术。

这里名叫西安科技大市场,数百家技术中介机构汇聚于此,围绕科技成果的转化交易,提供信息发布、知识产权代理等服务。

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海东介绍说,大市场由西安科技局联合高新区共同成立,目的是希望通过政府引导,为产学研各方搭建一个能够互通信息、相互了解的有形平台。

虽然刚刚运行1年,但西安科技大市场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的效果却“好得超出预期”:2010年,西安市技术交易额为57亿元,2011年超过200多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黄海东认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法律、金融类中介机构每天在市场内互通信息,无形中打通了成果转化的链条,是交易猛增的重要原因。

不过相对于交易额,黄海东更看重大量中介机构的涌现。这些中介分布在成果转化链条的各个环节,能够敏锐捕捉市场信息,并对供需双方进行撮合,是市场内最活跃的有机体。黄海东认为,这种撮合数量巨大,相当于在产学研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之间搭建起了桥梁。

或许看到了市场机制在统筹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强大作用,陕西省已开始从省级层面构建统筹科技资源的两大载体——“科技资源中心”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张书玲说,建设这些市场的目的是希望为各类市场主体搭建交流信息、资源共享、交易合作的平台,“当产学研链条上的各类主体能够在统一市场内充分互动,有机联系,那些横亘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军工与民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自然会被打破,‘陕西现象’也必将不复存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