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自主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世界一流对标 向国内卓越迈进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吴曼青

他,31岁获得“申仲义雷达奖”,32岁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36岁担任国家一类骨干雷达研究所所长,44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吴曼青。

“为何如此年轻就能荣获诸多荣誉?”

“珍惜每一次机会,真心做人,用心做事,你就能做出成绩。”吴曼青一脸严肃。

“能吃苦,靠得住,重友情”是吴曼青对自己的评价。“我从小家境贫困,父亲在我高考前一周去世,为了不影响我考试,母亲没有通知我。后来,我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在本校念完研究生之后就来到了三十八所。”

贫困的家境,坎坷的经历,军校的锤炼,造就了吴曼青坚韧不拔的性格。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刚刚踏出校门的吴曼青就成功主持了“双基地雷达试验系统”的研究工作,将我国双基地雷达研究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也就是从这个项目开始,吴曼青将“与世界一流对标、向国内卓越迈进”,作为他整个科技创新生涯的信条。

到90年代中期,吴曼青在成功试验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数字阵列雷达”概念,并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数字T/R组件及国内首个数字阵列雷达试验系统。此后,他们又利用这种技术发展了一种新的雷达体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科技创新中大放异彩的吴曼青,年仅36岁即被委以重任,担任了当时即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带领着一支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团队,继续为我国雷达技术发展创新不已,奋斗不息。

负责全所的工作后,吴曼青思考的角度更多、眼界更广。“雷达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雷达技术突破本身,而是要为雷达寻找更为丰富的平台,以发挥雷达更大的功用。”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浮空平台。“浮空器作为战略性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应对应急通讯、平安城市、环境保护、减灾防灾等公共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吴曼青表示。

为了尽快让这个设想变成现实,三十八所从市场上整体引进了一个成熟的浮空器研发团队。吴曼青给了这个团队高度自由的空间、灵活的机制以及充足的经费支持。很快,这支团队先后研发出了包括国内第一个定型浮空器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部分产品还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出色完成重点安保任务,得到各组委会的肯定。

吴曼青认为,成绩不仅取决于全体员工技术上的努力攻关,更重要的是团队里形成的强大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并且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大责任来自对国家的责任。在三十八所始终坚守的“国字当头、改字为先、创字开路”创新原则中,“‘国’字当头”是第一位的。“三十八所是军工电子国家队,必须把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目标放在第一位。”吴曼青时刻告诫自己的团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科技创新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只有将归宿定位到国家需要上,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我们的技术创新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活力。”吴曼青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将我国在雷达技术方面的空白点、制高点作为三十八所的科技创新布局方向。

说到这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吴曼青总是把功劳归于集体,归功于三十八所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采访中,他提及最多的就是三十八所和他的团队,他深情地说,“三十八所因为员工品质而与众不同,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最大资本。”

创新无止境。三十八所现有员工4000多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4岁。如此年轻的一个团队,给人的感受是创新的活力和未来发展的无限潜能。

“青年成才,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者,然后找准自己的事业方向,最后把自己锻造成该领域的旗手,才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吴曼青告诉青年员工们,只要努力,“与世界一流对标,向国内卓越迈进”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文/任 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