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信重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绿色发展”闯新路
本报记者 党涤寰

3月18日,记者在中信重工的研发实验室里看到了一块块不起眼的黑褐色石块——褐煤。研究人员解释说,褐煤是介于泥炭与沥青之间的低级煤,过去一向被认为是难以利用的资源。现在有了中信重工的低热值褐煤提质新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褐煤经过提质后每吨增值200元以上,既方便长途运输又能洁净燃烧。

褐煤提质新技术及装备的成功研发,是中信重工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近几年来,针对自主创新能力弱、水平低,工程、产品、工艺技术互相分离的状况,中信重工进行大胆实践,集聚、整合、优化企业技术资源,加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该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多年都在企业营业收入的5%至8%之间,新产品实现的收入贡献率达70%以上,科技人员占比员工总数达到四分之一以上;构建了以工程院、设计院、工艺院为主体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009年至2011年,中信重工纯低温余热双压利用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等18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提高水泥窑余热发电效率取热工艺等115项技术获得专利,逐步转变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型企业。

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说,我们要从国家层面和顶层入手,依托重大项目,积极引导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供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正是及时抓住了国家将开发利用褐煤列入能源战略发展规划的机遇,中信重工依托不断完善的自主创新平台,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褐煤提质成型工艺技术,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他们研制出的我国首台、世界最大的大型成套国产化褐煤热压成型提质技术及装备HPU140-100高压对辊成型机,可以使低热值竭煤热值提高2000大卡/公斤,使褐煤变成方便运输的优质能源。目前,他们已经在呼伦贝尔神华洁净煤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50万吨的示范工程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中信重工立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理念,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清洁开发、节能减排、安全可靠的重大技术装备,有效开发市场需求,引领消费方向。

2010年12月17日,中信重工与洛阳黄河同力水泥公司签订了利用水泥厂回转窑消纳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示范工程总承包合同。该示范工程将利用洛阳黄河同力现有日产5000吨水泥干法回转窑系统,建设一条日产5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线,项目设计年处理生活垃圾16.5万吨。二期日产5000吨生产线投产后,年处理生活垃圾能力可达到33万吨。

这个项目开国内先河,利用水泥窑使城市垃圾成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将以前人们无法想象的事变成了现实。目前,该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处理我国混合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工艺和关键设备,已经申报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