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回应诉求改善服务
本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英国是世界金融业的“大码头”,无论是银行数量还是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其成熟的产业政策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对银行收费形成约束。但是绝大多数银行毕竟是商业机构,其“逐利”的心态就决定了它们要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政府监管和竞争压力有时难以根绝银行乱收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客户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英国银行业中的“秋菊官司”不断上演。

最具有轰动效应的例子发生在1998年。当时,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学生斯蒂芬·霍恩如常接到信用卡账单。账单显示,银行向他收取两笔32英镑的超限费。霍恩的确超额透支,但仅仅超了5便士。他认为,这两笔收费极不合理,于是霍恩就向银行讨个说法,但银行坚持要收取超限费。霍恩当时正在大学学习法律,他认为银行的做法完全违反了法律。几个星期后,霍恩对这家银行提出起诉。普利茅斯郡法院裁定,该银行应将两笔超限费返还霍恩。

霍恩胜诉引起当地民众的关注。许多与霍恩有过相同遭遇的客户纷纷效仿向银行讨说法,英国银行每天要收到上千封索赔信。霍恩还自发地建立了“罚金”网。据他介绍,该网站在2009年4月至10月间,共帮助消费者追回总额50万英镑的银行滥收费用。受霍恩成功维权的鼓励,英国境内针对银行乱收费的维权网站大量涌现,据称,最知名的“为你省钱”网站为客户最大的一笔成功索赔金额为1.79万英镑,到2010年初总计从银行手里追回4000万英镑至5000万英镑的滥收费用。也在霍恩维权的同一年,英国消费者行动组织及一些个人积极筹建专项基金,总额为10万英镑,用于消费者对抗银行的不合理收费。如果客户对银行过度收费的诉讼有望成为判例,他们就可以获得该基金的资助。

为避免可能的矛盾激化,英国公平交易局开始更多地直接出面,力挺消费者对银行乱收费说不。这家机构去年底下令英国银行和信用卡机构取消部分外汇兑换手续费的做法就是一例。此前,英国的出国旅游者发现,他们把英镑兑换成欧元总需交纳10至30英镑不等的手续费,这笔不明不白的收费让他们恼火。收到投诉后,他们公平交易局立即展开调查并下达了禁令,这项禁令使银行和信用卡机构每年损失了约10亿英镑的收入,政府也因此少从银行获取不少税收收入,但是却把公平还给了消费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