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涨幅决定着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物价涨幅也反映了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协调的情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保持物价涨幅大体稳定,防止其大幅上涨,既是保障民生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开始加大,与此同时政府将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首先从货币政策方面控制货币供给量过快增长,人民银行从2010年开始连续12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对贷款增量进行额度管理。经过多种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给量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广义货币供给量M2余额的同比增长率由2009年末的27%降低到2011年10月末的12.9%。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2009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3.9%,2011年11月份则出现了负增长。在稳定需求特别是严格控制不合理买房需求的同时,积极增加供给。2011年粮食增产,实现了八年连续增产。这为保障食品供给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饲料粮价格大体稳定的形势下,养猪效益较快提高,农民养猪热情不断高涨,生猪存栏数量持续恢复,猪肉供给量持续增加。房地产方面,政府增加土地供给,支持普通商品住宅建设;大力加快保障房建设,住房供给量明显增加。在稳定需求、加强供给的基础上,2011年7月份以后,物价涨幅持续回落。CPI同比涨幅由2011年7月份的6.5%持续回落到11月份的4.2%。这一成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望未来,预计稳定需求、改善供给的各项政策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物价涨幅还会继续回落。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和出口增长的不稳定性加大。如何继续巩固稳定物价的成果,同时增强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能力,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基础,成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一新的重大任务。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