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调研之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战略性产业持续优势
王洪涛

战略性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牵动作用的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载体。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从内涵的特质上看,战略性产业的持续优势,应当符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精心打造战略性产业的持续优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增强综合实力的中心环节。

“十二五”时期及未来10年,工业化、城镇化创造着巨大的消费与投资需求,沈阳乃至全国的战略性产业均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应当把打造战略性产业的持续优势作为重要手段,努力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新格局。

一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促进战略性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将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到工业各个环节,使战略性产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基础之上。支持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等战略性产业的应用,提高重大产业装备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产业竞争优势。发挥好政府促进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加大技术中心建设和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合办、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及对外技术交流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重点培育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产业,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

三是加强载体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核心产业、依托核心区域,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发展,促进关联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系统集成和成套总包能力,形成多元化发展、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重点依托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及高新技术3大产业聚集区,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具有较强牵动力的重大项目,鼓励战略性产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内外跨地区重组并购,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构建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互动发展平台,为战略性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

四是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对战略性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公共平台,改善融资环境,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

五是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制定收入分配向重点人才倾斜的政策。大力引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加大力度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此外,沈阳还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破除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障碍,为战略性产业持续优势的发挥提供便捷、顺畅、高效的服务平台。

(作者系沈阳市发改委主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