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调研之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模式创新赢得未来
关锡友

提示:全球制造业“薄利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再也无法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赢得未来,企业面临的不止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整体转型及整体商业模式创新。

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全球经济环境情况看,经济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世界领先企业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其产品策略和服务策略随之变化。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应该是功能要强大,操作要简单。如,看似“傻瓜机”,背后是复杂的信息技术高度集成,把信息技术搭载在传统的产品上,操作界面十分简单。正是由于有些企业创新活动少、技术积累不够、结构调整慢,总是以老面孔老套路应对新需求新变化,订单才普遍大幅下滑,包括一些骨干企业也陷入困境,这是创新力低的必然结果。

凝聚创新力量要肯舍弃大而全的制造模式。例如,沈阳机床果断进行产品结构大调整,把低水平、普通机床“甩出去”,大规模社会化转移,腾出空间及资源,主攻数控系统集成和新一代中高档数控机床。这一革命性调整,使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的严峻考验,并在外部环境波动的氛围里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凝聚创新力量要主动整合社会创新资源,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自身做起,为完善现代工业体系做出努力。目前的差距是,现代工业体系不完善导致创新形不成社会合力。技术研发与产业分离、与市场远离的状况十分突出。而德国宝马这样的跨国公司从制造到研发都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供应链和创新联盟。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建立在强大的创新分工基础上。必须吸收全球已经有的技术,对困扰我国工业“空心化”的核心技术进行强力突破。要改变过去企业单打独斗的做法,充分考虑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协作实现集团性的作战。当代创新核心词是集成,智能化将成为核心技术特色,这是快速跨越的重要举措。目前,沈阳机床通过凝聚国内外的力量,在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下一步重点是向未来产品集成、智能化研发领域以及市场建设领域转变。

凝聚创新力量要着手建立人才梯队。全球制造业“薄利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再也无法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赢得未来,企业面临的不止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整体转型及整体商业模式创新。这一系列系统性集成创新,真正重要的是人的理念创新与变革,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人才因素。这就需要企业要加大投入,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吸引、培养造就一大批世界级制造业精英。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工作,将其纳入公司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可以说,这是中国制造保持可持续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