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牌传播诚信为本
周 琳

商标如人名。商标上寥寥几个字,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承诺。它包含着质量、服务、文化等内容,集合了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普及度,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媒体作为传播渠道,具备传递品牌信息的功能。同时,媒体工作人员负有帮助公众解答品牌疑惑的社会责任。然而在不同媒体工作人员出于不同目的的多次传递过程中,信息难免会失真,有的被夸大,有的被缩小。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三种:要么是媒体人的无知,以讹传讹;要么是媒体人与利益集团达成协议,帮着“忽悠”,事后分红;要么是媒体人被胁迫,夸大了部分信息。不论是哪种原因,客观效果只有两种,或者是品牌变得越来越有名,或者是品牌的名气变小变差。

所以,当品牌遇上媒体,您可要小心了。

成在媒体的例子有很多,来看几个“概念炒作”品牌营销案例。脑白金炒作“健康品”,王老吉炒作“怕上火”概念,它们的销售情况也着实“火”了一把。

败在媒体的例子也不少。“达芬奇天价家具”、所谓“德国制造”的欧典地板等品牌都是在媒体的报道下,原形毕露,面临品牌危机甚至整个品牌都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在当今的品牌营销中,一个品牌的信誉度高低很大程度上首先受到媒体报道信息的影响。那么,如何做到品牌信息的真实和客观呢?

首先,媒体切忌夸大事实,脱离了产品真实性能去进行虚假报道和过度宣传。不论是手机、房地产,还是食品等行业的品牌,某个概念的炒作,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脱离现实的产品基础,最终品牌的打造还是要建立在产品的品质基础之上,产品品质是品牌诚信的基石。

其次,消费者要提高素养,增强自身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媒体报道的真实性也有时空限制,不可能做到永久、绝对的真实。一段时期内某一品牌具备较高的诚信度,被媒体所报道,但时过境迁,品牌信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这需要广大消费者及时更新信息,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本领。

最后,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媒体和媒介从业人员的监管,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真实;规范媒体的信息发布渠道,加强品牌信息等内容的审核把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