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到旱原粮满仓
本报记者 黄俊毅

吉林省的6725.3万亩田,中西部占80%,但水资源量仅占18%。为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吉林去年尝试玉米膜下滴灌,首推3万亩,在通榆、洮南、乾安试点。

“你看,这苞米,一粒是以前的两粒大。俺家30亩地,要多打2万斤,多收3万元。”9月18日下午,在自家玉米地里,赵义兴奋地对记者说。赵义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双岗镇长青村农民,以前多年在外打工,今年辞工回家了,还叫回儿子一起种地。

“试验证明,膜下滴灌确实好:一是增温,年增积温240摄氏度;二是保墒,土壤含水提高14%;三是延长生长期;四是产量翻倍,增收150%;五是覆膜阻断蒸发,节水70%;六是对点施肥,节肥30%;七是膜下用药,避免挥发,省药环保;八是提高米质一到两个等级。”通榆县副县长于海航说。

长青村灌溉都用地下水,但让村党支部书记孔庆林忧虑的是,“才几年工夫,地下水位就下降了4米。”就此问题,记者向吉林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局求教,得到的答复是“引水”。“我们正实施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安灌区三大工程,建成后可灌溉西部农田438万亩。”吉林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局局长刘福贵说。

事实上,引水灌溉在吉林已初具规模。在松原市前郭灌区,目前已建成哈达山抽水站、锡伯屯抽水站、七门吐排灌站,总干渠3条,干渠18条,斗渠140条,农渠4088条3035公里。据前郭县副县长海日汗介绍,最近几年,灌区新增灌溉面积17.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7.69万亩,年新增水稻1.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22元。

引嫩入白工程的起点更高,从嫩江到白城城区,全长166公里,开发了综合信息化系统,设多个信息采集点,有光纤通信专网,对泵站机组、输水闸阀、配电设备、流速流量,可实时监控、远程调节,真正实现精量灌溉。白城市副市长包维国说,“项目全部建成后,可灌溉耕地64万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