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专业的仪器、仪表、电路板,这里有各种型号的汽车零部件,这里还有《电子技术》、《机械构造》、《无线电》、《电子制作》等多种专业期刊……
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实验室”,而这间“实验室”实际上是宝钢工人孔利明家中的一个房间。
“对我来说,企业就是家,家也是工作场地。20多年来,我为家里的实验室投入了30多万元,每年都花2000多元订阅多种专业期刊。我有许多发明都是出自家中试验后再移植到施工现场的。”孔利明告诉记者。
翻开孔利明的发明创造记录能看到这样一组数字:累计解决生产现场疑难杂症406项、完成科研39项、工艺改善297项、获得国家专利201项、创造经济效益8700多万元。
“创新关键是要当有心人。”孔利明一边摆弄着仪器,一边告诉记者。他1984年来到宝钢运输部,面对着宽大的厂房、先进的进口设备、严密的操作工艺,激发出巨大的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当年,那些从国外引进的重型汽车因为老化,线路短路现象最令人头疼,孔利明就想发明一个电路短路故障定位仪。历经一次又一次失败后,孔利明运用“自主管理”的分析方式找到了要因,成就了他在宝钢的第一个发明,这一技术使得排除线路短路故障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
从此以后,孔利明在现场发现问题,回到家里思考问题,时时刻刻注意捕捉灵感的火花。孔利明从岗位创新小打小闹做起,延伸到其他技术领域,涉及的专业范围从最初的汽车运输到铁路、码头的钢铁物流技术。他的发明也从小到大,从2001年的移动空调冷凝水蒸发器,到2003年的高温物性熔面自动定位仪,再到2010年的钢厂货运码头安全节能综合技术,一步一个台阶。钢厂货运码头安全节能综合技术荣获法国巴黎109届国际发明展金奖。
记者跟随孔利明采访时看到,宝钢也为孔利明创造了宽松的创新空间。早在1993年,孔利明就组建了7个人的创新活动虚拟团队,之后组建了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如今,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已经遍布宝钢许多单位,类似的创新小组扩展到了350多个,人员达到3500多人。在此基础上,宝钢又帮助孔利明构建了更高层次的孔利明创新沙龙。借助这些平台,孔利明和工友们一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如今,宝钢平均每天产生专利4件,48%由一线职工创造。“实现交流互动,既教会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孔利明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