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兰州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投产,负责项目运营的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磊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1.13亿元的循环经济项目,在建设中曾一度遭遇资金“瓶颈”而受阻。
“当时项目只有技术、专利,没有固定资产抵押,所有大银行都不愿意放贷,而且这是全国第一个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模式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工程项目,在国内也没有先例。”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说,“我们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它发展前景广阔,不仅给它贷款5000万元,还签订了一系列后续合作协议。”
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成功融资只是兰州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一个缩影。这家1997年由兰州市数十家城市信用社组成的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起就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主流客户、个性产品和特色服务,成为甘肃金融市场上一支生力军。“目前,兰州银行80%以上的信贷客户属于中小企业;兰州银行80%以上的信贷资金也投向了中小企业。”房向阳这样解释兰州银行“专注中小,相伴成长”的经营理念。
突破传统寻找利润
房向阳说,成立之初,兰州银行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小银行”,“从‘对称’的立场出发,我们和中小企业是天生的合作伙伴。”
兰州银行在兰州东部市场开发的以商铺租赁合同为质押物的使用权质押贷款取得成功后,又将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到糖酒批发市场、机电市场、小商品市场等诸多商圈;在甘肃省食品公司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发的以水产品仓储单为质押物的仓单质押贷款,经过完善后,进一步衍生出提货单质押贷款、存货抵押贷款等产品,并在钢材、医药等各类商品批发企业中广泛应用;以经销商库存商品作抵押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为模式开发的库存商品抵押贷款,在摩托车、钢材等经销商中得到广泛使用;以汽车经销商库存汽车合格证为质押物开发的合格证质押贷款,支持了兰州市场上几乎所有汽车品牌经销商。
同时,联保贷款、供应链贷款、产品链贷款、外来投资配套贷款、流动资产循环抵押贷款、出租车营运证质押贷款、季节性储备贷款等信贷产品,从兰州银行相继诞生。
2010年末,兰州银行总资产达到586.2亿元,同比净增145.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2.3亿元,同比增长38.5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06.5亿元,同比增长23.89%。“与我们一起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已经有年销售收入达到20多亿元的。”房向阳说。
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兰州银行成立之初,小冶炼、小水泥、小造纸客户难以拒绝,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客户群体中屡见不鲜。“当节能、环保、低碳成为主流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以‘绿色’为魂的经营理念。”房向阳说。
针对“三高企业”,兰州银行大幅抬高信贷准入门槛,以市场方式发出明确信号,拒其于门外;针对“绿色企业”,强化金融创新,揽其于怀抱。
在为兰州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办理贷款时,兰州银行将该公司列入了信贷支持项目,并以企业法人代表的专利权作为质押办理了登记手续,同时以政府补贴的垃圾处理费作为质押,提供贷款5000万元。针对项目特点,兰州银行单独设计了风险控制措施,信贷资金实贷实付,确保用于项目;同时将政府的补贴、收费、企业的现金流封闭运行,以控制风险。
同时,兰州银行确定了以支持风电配套设备生产加工企业为切入点,瞄准产业链上的具体产品,向生产这些产品的中小企业投放贷款。玉门锦辉长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生产风电塔架400台以上,随着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公司的订单逐年增加,资金周转有一定困难,兰州银行以公司的应收账款作质押,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用于企业执行与各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的塔架制造合同。
城市银行“下乡”
近年来,兰州银行调整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各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同特点,不断开发“三农”金融产品,精心设计“三农”服务流程,将自己的成长与“三农”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跨区域发展,就必须首先‘跨’出城市,充分开发‘农字号’金融产品,充分支持‘农字号’发展项目。”房向阳说。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是集饲料加工销售、良种繁育、养殖、食品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涉农企业。兰州银行瞄准兰州正大公司“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向其投放信贷资金,通过企业的“中介”作用,将信贷效应放大到各个农户,实现了与“三农”的有效对接。
酒泉的节水农业、张掖的制种农业、定西的马铃薯产业、敦煌的棉花产业等特色优势农业都已经进入了兰州银行的“三农”金融服务的范围。兰州银行还将搭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项目农业贷款支持平台,建立农业产业化企业重点客户项目库,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式服务;把支农范围扩大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领域,打造链条式多元化服务体系;对实施规模生产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农业项目实行项目贷款管理,与主流客户享受同样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