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郭翠荣 李海燕 赵昱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改革开放迈出大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进展。展望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从国际方面看,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特别是随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结构进入了一个深刻调整时期,给我国培育自己的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新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各种有利条件仍然存在,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一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二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三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四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着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课题组成员:郭翠荣 李海燕 赵昱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