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大有前途
本报记者 王 璐

“和粮食打了很多年交道,我深深体会到金融对农业和农民的作用越来越大。”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中储粮海伦直属库有限公司主任李忠军告诉记者,海伦市农民以种植大豆为主,这几年,农民不仅熟知了如何用小额贷款搞养殖、扩大种植,而且还熟悉了用期货信息来决定自己种粮的品种和卖粮的价格。

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缓解农民贷款难,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是代表委员们的共识。李忠军代表表示,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扩大消费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好作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深有体会。他介绍,截至去年底,浦发银行已在绵竹、溧阳、奉贤、巩义、资兴、巴南等地开设11家村镇银行,同时,新昌、平阳等村镇银行正在紧张筹建之中,年内将陆续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迎来繁花满枝的春天。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扩内需的资金缺口巨大,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很好的机遇。”吉晓辉委员建议,应当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标准,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在担保方面,需要完善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可以由地方政府出资或企业合资创办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信贷担保业务,鼓励企业间建立分散金融风险的信贷担保。

近年来,“小农户+小贷款+小保险”的金融服务模式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今后应加快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建议,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继续大力发展不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银团贷款,进一步拓展小额信用贷款的适用范围;加大对各类农产品生产、家电下乡、农机购置、小城镇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支持力度,全方位加强对现代农业整个链条和各个环节的信贷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