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星光村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高 池

2月13日,星光工业园22家企业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记者在武汉方圆博兴有限公司看到,100多名员工正在加班加点地忙活着——春节前,这家为美的空调做配套的企业接到了新的订单。

星光村是全国文明村,紧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京珠、沪蓉高速公路、318国道穿过。近年来,星光村利用区位交通优势,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统一建设新村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完善村民自治,倡导文明新风,走上了“星光大道”。

星光工业园现在已引进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企业20多家。“我丈夫在工业园跑运输,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呢。”村民胡彩红一家三口住在近3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里,“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可好了,孩子上学的费用由村里全部承担,水电气80%都是村里补贴。”

“星光村工业园的企业进驻时都跟村里有协议,优先安排村民就业。”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左少平告诉记者,村里聘请老师对5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培训,就近在村工业园上班,月工资最低为1800元。

2009年,星光村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成为武汉市远城区第一个工农业产值亿元村。2010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1亿元,上缴税收2200万元,成为武汉市远城区第一个纳税千万元村。

村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75岁的陈昌安老人对记者说,“现在,街道卫生院在村子里设了医疗点,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不出村就能看。大病动手术,村里还给报销40%的手术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