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富文化生活 传递春天讯息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梁忠和

兔年新春的贵州省紫云县张灯结彩,人流如织。正月初八下午,紫云县新春文体活动在县体育场拉开序幕。

去年,紫云县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123元。在“十一五”期间,紫云县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06年至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6%。2009年与“十五”期末的2005年相比,生产总值在贵州省各县区的排位提升了1位,人均生产总值提升了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了20位。

为了让城乡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该县举办了以“和谐紫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焰火晚会、花灯展等系列新春文体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持续到正月十四结束。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春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全是由当地群众自创、自编、自导、自演,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

正月初六,由该县自编自演的2011年春节文化活动展演第四场——紫云专场演出在安顺若飞广场举行,展现了紫云县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继新春文体活动开幕式后,正月初九,一场大型中老年文艺专场演出又在县体育场拉开序幕。50余支表演队伍均来自基层农村,农民自编自演。仅松山镇就组织了24支文艺表演队,年龄最大的演员有82岁。该场中老年文艺表演人数达500余人,演出时间持续8个多小时,是该县历年来规模最大、参加表演人数最多、群众积极性最高的文艺演出。精彩的表演不时博得观众们阵阵掌声,整个体育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今年的花灯展力求满足群众的需求,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100余盏花灯制作精美,注重内容与造型的协调统一,让群众在观赏之余,处处都能感受到惊喜。展出期间,每当夜幕降临,县礼堂广场,华灯闪烁、游人如织,造型各异的花灯增添了浓浓的新春气息。

基层各乡镇新春文体活动也是好戏连台。从正月初二开始,该县水塘镇、板当镇、火花乡等12个乡(镇)到处锣鼓喧天,欢声一片。猫营镇格东村举办了拔河、民歌、篮球比赛。各村寨主要以村两委积极牵头,以群众自筹和单位、个人赞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新春文体活动,包括男女篮球、拔河、山歌、腰鼓、跳花、棋牌、卡拉OK等比赛项目,各村还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创、自编、自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男女老少纷纷登台演出,争先参与各项比赛活动,展现了家乡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