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品牌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树新枝更好看
刘 麟

漫步在长沙的坡子街,“老”风扑面,其味无穷。作为经济日报记者,坡子街的“老”风“老”味,传递给我的是“传承与创新”的信息:老树新枝更好看!

“老字号”形成的过程,是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的提升过程,更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中国南方商业重镇的地理位置,成就了一批饮誉海内外的“老字号”。虽然,有些已被历史的尘埃封存或者被时代前进的脚步声掩盖,但更多的却是高举着“传承”与“创新”的大旗,与时俱进,老树新枝。

如何传承“老字号”的文化?长沙市委、市政府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市里着眼于“钩沉‘老字号’历史,弘扬‘老字号’精神,保护‘老字号’产权,促进‘老字号’发展”,首先支持、引导“老字号”企业大胆打破体制性障碍,改革企业产权制度,让九芝堂、火宫殿、玉楼东、杨裕兴等一批“老字号”国有企业在全国率先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产权转让,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关系,推动企业走向市场;通过一次性补偿,置换职工全民身份,解除职工对企业的依赖关系,推动职工走向市场。“老字号”也由此从单一的国有经济组织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企业,构筑起了新的发展平台:九如斋、玉楼东等以市场为导向,在“老字号”的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九芝堂在质量管理上做文章,杨裕兴在连锁经营上迈大步。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长沙的“老字号”始终把其拥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以保护和提升。

在坡子街采访,听到“老字号”们谈得最多的除了“传承”就是“创新”。这些“老字号”认为:老者至尊,但不能以“老”自居。“老字号”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本,而是“创新”。一是如何进一步创新观念,打破“老字号”普遍存在的“小富即安”,“资格最老”的固步自封僵局,使“老字号”快速融入国内国际大舞台;二是如何创新体制,让“老字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三是如何创新文化。这一点,“老字号”们感触最深。应该说,“老字号”最宝贵的是文化,是享誉百年而经久不衰的品牌,对于“老字号”企业,决定因素是百年积淀的文化而衍生的品牌价值。“老字号”的文化要创新,首先就是文化的传承。长沙市花巨资把坡子街打造成“老字号”一条街,其真正的用意就在于搭建一个平台,挖掘、丰富“老字号”的品牌内涵,提升“老字号”的品质和价值。长沙市花巨资打造了对接坡子街的湘江风光带和黄兴路步行街,通过“集群发展”的现代经营理念与旅游文化理念融合在一起,给“老字号”注入了现代先进文化的血液,这种现代文化就是当今流行于国际的旅游休闲文化。这样,坡子街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使坡子街“老字号”成了长沙市著名的民俗旅游一条街。长沙的“老字号”也随之从坡子街一路高歌,蜚声海内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