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举办了“201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1年发展预测暨《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3)》”成果发布会,就2010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发展特征,以及2011旅游业发展趋势、政策建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分析。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同时遭受了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干扰,但我国旅游经济在过去的一年里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对于2011年我国旅游经济能否继续实现平稳健康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国内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旅游投资规模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功能明显。预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
1月10日,在“201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1年发展预测暨《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3)》”发布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旅游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宏观环境进一步好转的情况下,对2011年旅游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增长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旅游市场格局稳中有变
国内旅游市场增速城镇高于农村,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分化,因私出境占主体的格局进一步强化
“2010年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城镇旅游增长高于农村。”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所负责人宋子千副研究员指出,虽然从2000年以来,农村旅游人次数一直高于城镇旅游人次数,但在2008年以后,城镇旅游人次数相对农村旅游人次数增加更多,二者所占市场比例再度接近。
宋子千表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有一定关联。“我们对旅游花费的情况做过一个统计,城镇旅游总花费高于农村旅游总花费,且差距呈扩大趋势,城镇旅游者以不到50%的市场份额的旅游人数创造了占市场份额超过70%的旅游消费。”
在出境旅游方面,因私出境占主体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宋子千表示,2010年,在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公款消费加强管理等因素的背景下,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因私出境占主体的格局进一步强化,目前我国因公出境旅游人数仅占到总出境人数的10%左右。从出境目的地来看,虽然近程旅游目的地仍是首选,但是中远程目的地增长更快。
与此同时,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分化,外国人市场表现突出。据介绍,最近10多年以来,外国人市场增长总体上高于入境旅游人数增长,2010年更是以较高速度增长,外国人市场是入境游市场中重要的增长点。
产业发展呈现五大亮点
产业绩效总体向好,产业融合发展深化,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现代商业模式和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产品转型升级进展显著
“2010年度产业绩效总体向好,旅游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景气指数逐季稳步上升,各分行业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中国旅游业研究院产业所负责人李仲广副教授说。
从旅游企业经营的各分指标景气指数来看,旅游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但经营成本受旅游要素价格的上涨不断上升,旅游产品价格水平也逐步上涨,旅游就业稳中有升,旅游投资较为活跃。
就不同行业来看,景区景气度最高,综合性旅游集团其次,旅行社、饭店景气度相对低一些。就东中西三个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景气度持续大幅提升,中部、西部地区景气度平稳上升,东部地区旅游企业经营状况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在产业融合发展上,旅游业加快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成为资本、技术和人才角逐的新领域。城市综合体发展迅速,腾讯、淘宝、盛大等电子商务企业高调介入旅游业,以《中国文化旅游共同发展张家界宣言》为标志的文化旅游迈出新步伐。
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产业开放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资旅行社开放出境游市场的试点、饭店央企和地方国企加快饭店资产分离重组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旅游业市场化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跃上新阶段。华侨城经过25年发展,总资产突破6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13个华侨城和九大主题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6亿人次,跻身世界旅游集团八强。”李仲广说。
现代商业模式和科技手段,在旅游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旅游业资本化运作活跃,如锦江国际启动整体上市,多家旅游企业计划上市,复星国际收购地中海俱乐部7.1%的股权。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加快,如四川旅游产业集团2010年9月初挂牌成立,广西筹建酒店投资管理公司对38家国有酒店、宾馆类资产进行整合运营。
信息化建设加快,部分省市推出鼓励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旅行社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景区的信息化建设也迈上新台阶,如上海世博会上采用虚拟技术,首次将具有158年历史的世博会以三维游园的形式搬到网上,以及九寨沟景区全力推进“智慧九寨”建设等,新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成熟。
产品转型升级进展显著。景区加速升级换代,如“三峡人家”集自然山水、影视科技与区域文化于一体,首创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民俗旅游区,在“三峡美丽景区”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游轮游艇产业成为亮点,如中国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在厦门举办,三亚市启动首个游艇产业及码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重庆市建设长江三峡库区游艇基地。新型产品不断推出,如中青旅推出的巴士旅游,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有机农庄、外国人在华开设的“洋家乐”等。
区域旅游发展方兴未艾
高速交通体系建设、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制度创新等,掀起新一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热潮
“2010年,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总体上呈‘全面增长、亮点突出,总体稳定、局部变化’的态势。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出入境旅游,东部地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负责人马晓龙博士说。
我国高速交通体系加速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各地的旅游通达性明显改善,有效拉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增长,我国区域旅游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
广之旅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武广高铁开通后,广州赴“两湖”旅游的人数急剧上升,全年“高铁游”总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湖南段的逾3万人次,湖北段接近2万人次。
马晓龙表示,在高速交通体系重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同时,一些热点事件、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等,也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比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均给当地带来不菲的旅游收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河北省环京津休闲度假产业带建设等也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制度创新也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各地相继出台了相应实施办法或类似文件,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掀起了新一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出游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来自携程网的调查显示,在2010年春节和“十一”期间,中西部地区城市成都、西安、武汉和重庆等出行人气均位居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