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吸纳了数亿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城镇化率有了大幅度提高。2010年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再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根本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获得同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让农民共同参与现代化进程,走统筹城乡发展注重民生的城镇化道路。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市场竞争的障碍,缩小城乡劳动力在就业选择和劳动保护方面的差距。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建设,创新用工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形成城乡统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健全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低交费、低水平、广覆盖、可接转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为重点,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的方式,使之逐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供应体系,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民工的功能。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应当在这样的城市化布局中,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民工的特定功能。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我国还会有不少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今后大中小城市仍是我国吸纳农民工的主要载体。小城镇是城乡经济发展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大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小城镇应加快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在县域内的非农就业机会,引导部分农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并定居,发挥其在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事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事关农村稳定大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政策方向。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应当看到,农民工转型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落实好中央的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