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年,对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十一五”就要结束,“十二五”即将开篇的交汇点上,如何看待过去的成就、计划未来的发展?如何切实推动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使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记者就此访问了文化部部长蔡武。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成就背后隐含着发展理念上什么样的变化?
蔡武:简单地说,过去5年文化建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第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启动试点工作,2005年推开,目前效果已经显现出来。第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村6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后还要进一步完善。第三,文化市场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各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形成。第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反映出认识上一个非常大的飞跃。第五,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以长城、西安大明宫等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走在世界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出了一条比较好的路子,而且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发展成就也反映了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在观念上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正是这样的变化使我们文化建设和其他一些领域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少走弯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明确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文化系统逐渐形成了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发展建设思路。文化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针;而文化产业发展则必须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致力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效果也是好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市场力量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会不会带来“低俗之风”等负面影响?
蔡武:我们以院团改革为例,改制后院团最大的变化就是创造力迸发出来了。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院团生产管理机制,限制了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极大地影响了文化创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竞争的动力就没有创作的动力,演员只有在舞台上才有机会成为明星,文化艺术也只有在市场竞争中、在接受观众检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去年,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重组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公司,变化就非常大。过去东方歌舞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方面长期存在问题。有些演奏员七八年没有接到过演出任务,10个排练厅有8个变成了仓库。改制以后,他们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排出4台精致的节目,现在10个排练厅都不够用。
包括院团在内,我们文化发展的一套制度是逐步形成的,当时也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文化体制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方式,肯定不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因此,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一条文化发展的新的道路。一方面,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市场的检验推动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保证为人民群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要肯定市场的作用,也要坚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不能因为一些品位不高的作品而把群众的口味败坏了,造成“低俗之风”等不良社会影响。但同时也要相信,艺术家有他们的责任感,观众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今年文化部协调进行了3次大的展演,包括民营院团展演,都是主旋律的作品,非常受欢迎。像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铡刀下的红梅》,既得了国家大奖,又非常叫座。
事实告诉我们,参与市场竞争并不意味着文化作品会失去品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也决不意味着文化都要市场化、产业化。公共文化发展需要政府主导,并以财政投入为保障,同时欢迎社会力量加入。
记者: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哪些力量可以借助?
蔡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领域里,完全有条件在某些方面发挥市场和民营经济的作用,作为政府工作的补充。比如博物馆事业,全国国有博物馆不足3000个,但我们有一大批民营博物馆,它们也受到相关法规的管理,发挥的功能是社会性的,我们对它们也提供和国有博物馆同样的待遇,免费开放也提供补贴,准入有资格要求,展品也有规范。它们的加入,大大弥补了公共博物馆的不足,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再比如演艺市场。很多民营剧团活跃在农村,很受群众欢迎。我们可以用政府采购的办法,让他们去完成“送戏下乡”的任务,这也是让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作用。有些地方有文化大院,把农家书屋配到文化专业户那里去,付一些管理费让他来管理,这也是一种思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里,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该发挥好非国有的力量,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此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也能大大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率、促进创新。2004年,文化部设立了“文化创新奖”。2009年,又启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两年来,共有17个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实践性的成熟项目被确立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其中,不少与运用新技术手段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相关。例如,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图书借阅服务的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项目;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群众,并且具有公益上网、现场培训、数字影院放送等功能的新型互联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的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项目等等,为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动力与借鉴。
记者:当前文化建设领域很多问题都不是某个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文化部如何明确自身角色,如何同其他部委协调,共同推动文化发展?
蔡武:科学发展观教给我们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统筹协调,文化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对文化部来说,一方面要履行好国务院给我们确定的职能,按中央部署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比如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国务院明确由文化部来协调。和外国签订的文化交流协定不仅包括演艺、动漫,还包括电影、出版等,都需要和各部门事先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我们在海外还设有9个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馆中设有文化组或文化处,这些都不仅是为文化系统服务,而是为整个国家文化“走出去”服务的。
文化发展还涉及一些非文化部门,比如财政、税务等。现在,由中央13个单位组成的对外文化交流部际联席会议,我代表文化部作为召集人,每年不定期地坐到一起,共同分析形势、制定战略,然后分头执行。在这方面,过去几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提出和探索打造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融资、贸易合作、人才培养5大平台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再如,建立部行合作机制,为企业争取银行贷款提供便利等。今后还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记者:展望“十二五”,哪些是您最关心的问题?
蔡武: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大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比较一致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也要看到,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很关键。
一是推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目前全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0.4%,和其他行业相比太低了。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中,文化设施除图书馆、博物馆外还没有纳入其中。比如剧场,能不能由国家投资建设,建好后由专业团体来经营。县一级演艺场所非常缺乏,大城市有好的剧院,乡村一级有“送戏下乡”,县城成了最缺乏文化活动场所的地方。
二是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标准的设立。文艺院校的教育方式和文化市场之间有一些阻碍,学校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又培养不出来。这方面需要想更多的办法来促进双方的沟通。
三是文化发展的法制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领域的法律少、立法层级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要依法管理,企业要依法经营,法制环境对文化发展影响很大。
第四点是我最关心的,就是“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做实做好、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根据新情况提出新的发展思路。要想方设法使基层群众更便利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大力发展免费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适应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等。总之,应将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通过“十一五”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仍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