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永杰的小镇打工生涯
本报记者 万建民

  在宁波奋斗了16年之后,来自安徽凤阳的张永杰终于告别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个身份。今年,他按照宁波市出台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政策在当地申请落了户,还买了一套二手房,成了名副其实的“宁波人”。

  “爱人和大女儿都跟我在同一个公司打工,小女儿一直在集士港中心小学上学,今年也上了中学。再把老家的父亲接过来,就算真在宁波安家了。”张永杰说,其实自己早就感觉不到“外来务工人员”这个身份和当地人有太多不同之处了。

  1994年,在老家生活困难的张永杰到宁波打工。他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什么技术,只好跑到集士港镇的一家小企业做仓库保管员。

  “当仓库保管员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活比较轻松,也比较得公司领导的信任。”张永杰说,公司领导看中他有责任心,“提拔”他当仓库保管员,对一般打工者来说,这是很好的待遇了,但他心里不满足,“因为学不到什么技术”。

  对张永杰这样的打工者来说,学到一门技术,才是长久之计。所以,2000年他下定决心跳槽到宁波君禾泵业有限公司,从一线工人开始干起。

  这时候张永杰的爱人郭红也已经到集士港打工。“当时我们的生活已经比较稳定了,遇到好一点的企业,我就想安安稳稳地扎下根。”张永杰说,他到君禾公司后认真学习技术,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很快便担任了装配线组长,这更提高了他的工作积极性,很快当上了车间主任。2009年,他被评为100名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之一。

  和公司一起成长的张永杰,对公司也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公司给了我这么多机会和荣誉,我就要全力回报公司。”张永杰说,他对公司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情,也得到了公司同事的高度认可。

  2007年,张永杰左脚不慎压伤,卧床修养了3个月。“当时他就住在厂区宿舍里,能听到车床的声音。那天他听到车床声音异常,非要陪护他的父亲扶着他到车间检查,结果真排除了一次事故隐患。”君禾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阿华说,张永杰的表现,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善待外来务工人员的决心。

  现在,张永杰不仅把爱人和大女儿带到君禾公司,妹妹、妹夫、弟媳等也都在君禾公司工作,弟弟在君禾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瞅准机会干上了运输个体户。“老家能带出来的都带来了。集士港生活很方便,消费比城市里要低得多,我们打工者有条件在这里安下家来。”张永杰说,自己很庆幸当初选择到集士港这个小镇打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