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中心镇 明日卫星城
万建民

  集士港等7个中心镇,被确定为宁波市卫星城市试点改革镇。这7个中心镇,将率先在功能上实现由“镇”向“城”的转变。今日中心镇,明日卫星城,这是中心镇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城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进程推进到一定阶段,人口和产业的流动会出现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的卫星城转移,即“郊区化”。这是一种由上向下扩散的方向,可称之为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二是农村和小城镇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继续向更大规模的城镇,主要是中等规模的城镇和大城市郊区集中。这是一种由下向上集中的方向,也是城市化的传统演变方向,可称之为城市的集聚效应。

  从“中心镇”到“卫星城”,正是大城市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点在集士港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集士港离宁波中心城区仅10公里,受中心城区生产要素“外溢”效应影响明显,中心城区转移出来的工业首先转移到了这里,商贸服务业发展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集士港位于鄞州西部片区的中心,这一片区农村的人口、产业等持续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集士港集中。

  应该看到,我国一些大城市、城市群经济高度发达,但资源、环境承载空间已经不大,而紧邻这些大城市、城市群的农村,却依然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非常突出。加快部分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向“卫星城”转型,在区域内形成“大城市———卫星城————中心镇”网络式的城市化格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网络化的城市化格局里,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镇,无疑是城与乡的“黏合剂”。这些中心镇一头连着繁华的大城市,一头连着广阔的农村,是连接城乡名副其实的战略节点。从“中心镇”向“卫星城”转型,首要的目标是要发挥好“战略节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而不是盲目地再造一座新城。也就是说,首先应该注重培育城市的辐射和集聚功能,而不是仅仅完善城镇的外在形态。

  在集士港镇,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这种努力。他们首先拓宽了连接中心城区的联丰大道,高标准建设了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引导企业建设了超市、商场、步行街等商业设施,这样既便于接受中心城区辐射,又增强了自身集聚人口、产业的能力。

  与此同时,集士港并没有把建设的重点完全放在城镇上,而是卫星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并重,通过新农村建设把卫星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向下延伸,覆盖更多的农民。这一点对卫星城市建设尤其重要。在我国,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实现大多数农民进城当市民,必须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强和完善对农民的公共服务。而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镇,正是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