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自主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容错计算机打造国家信息化基石
本报记者 佘惠敏

  项目简介: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由浪潮、华为、哈工大、国防科大、56所等单位承担,分两个系统研制课题、评测课题和总体课题,浪潮和华为分别承担一个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研制课题。项目预期将研制完成两个支持32路四核处理器的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系统的可用度可达到99.999%,系统联机事务处理能力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系统满足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应用的需求,打破IBM、HP的垄断,实现在金融、电信领域生产性示范应用。

  高端容错计算机,俗称“大型机”,是指具有高可靠性和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型服务器系统,通常可支持8—64颗处理器,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可靠性,能够承担大规模的商业事务处理任务。高端容错计算机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装备,因巨大的处理能力和高可靠性特征,广泛应用于银行交易与结算、证券交易、通信、电力调度、民航空管等关键系统的关键应用,对社会生活及国家经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由于高端容错服务器在关键应用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我国省级银行业务数据库、大型证券交易系统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信息化系统一直依赖进口设备。而国外高端产品的采购和运行维护费用极为昂贵,其价格则往往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普通服务器。此外,在信息化的核心应用领域大量使用进口设备,也给我国的核心信息系统埋下了安全隐患。

  “这个市场的垄断率非常高,90%以上的份额被IBM、惠普等国际IT巨头占据,国产设备很少能进入。”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说,2008年,科技部与浪潮集团正式签订“浪潮天梭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拉开了国内自主研发高端容错服务器的序幕,这也是“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浪潮将负责从产品研发到应用推广的整个过程。

  项目总体组副组长、浪潮集团技术总监胡雷钧说:“高端容错计算机的研制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高端,要求有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项目目标是做成一个有32颗CPU处理器,每颗处理器有4—8核的紧耦合共享内存的系统,为此,‘浪潮天梭高端容错计算机’课题组自主开发了一款ASIC芯片,用于32颗CPU的系统级互联。这种服务器性能强大,可以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其次是容错,要求系统可靠,保证业务数据不错不丢不计划外停机。项目目标是达到99.999%的高可用度,这意味着一年下来,停机时间不能超过5.256分钟,为此我们需要在原有技术水平上进行100多项技术创新和改造。”

  谈及自主研发的ASIC芯片,胡雷钧说:“这是高端容错计算机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服务器行业中能开发此芯片的公司不超过5个。这个技术解决后,在高端容错计算机领域我们就能够掌握技术主动权,现在我们还在用商用CPU,如果今后国产CPU成熟了,我们就能很快跟上。依靠国外进口这类设备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为了这个项目,浪潮一方面引进相关领域的人才,利用他们的经验指导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建设产品的原型系统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积累团队的经验,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虽然经验上相对欠缺,技术上与国外厂商有差距,但勤能补拙。浪潮通过安排两个研发阶段积累经验:产品的技术预研和产品原型系统的建设。胡雷钧说:“通过预研可以明确原先在项目里不确定的技术点和技术方向,还可以落实技术细节。”

  这样一来,研发团队面临的工作量比同期研发同档次产品的国外厂商大得多,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和国外厂商差不多的研发进度。“现在我们基本上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每周工作6天—7天。”从研发团队成立之日起,浪潮团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能承担这样一个重大项目,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荣耀。很多从外企过来的工程师都觉得这是真正在干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在为别人打工。”胡雷钧说,“大家从心底愿意为此付出。”

  目前,项目组的工作进展顺利,第一个样机已在合作单位————建设银行新疆分行进行了系统调试,年底将做成集成32颗处理器的正式样机。明年上半年浪潮将对此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和性能评价评估,届时,我国首款高端容错服务器有望正式面向市场。

  “它是真正基于国产技术的高端容错服务器,充分考虑了在未来发展趋势上的产品定位和规格指标。”王恩东介绍说,届时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容错服务器将同国际IT巨头的同类产品展开正面竞争。

  课题组联系方式:

  SVMARKET@inspur.com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