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过去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聆听了百余场讲座,结识了百余位良师,增加了诸多益友,提高了工作能力。讲座8年,潜移默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就是讲座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这是中央国家机关一位部长参加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真实感受。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习的要求,积极适应部级领导干部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文化,拓宽人文视野,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需要,从2002年元月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正式开讲。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表示,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部级领导干部特点,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主题,注重历史文化特色,努力体现高品位、达到高层次、做到高质量,使领导干部在学习和思考中,进一步拓宽了人文视野,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目前,讲座已成为部级领导干部业余学习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介绍,截至目前,讲座已成功举办153讲,内容涵盖中外历史、哲学文化、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时事政治、社会经济六大系列,参加讲座的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直、北京市、解放军驻京单位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达万余人次。据《征求意见表》统计,部级领导干部对讲座的平均满意率超过90%。
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康雍乾盛世的概况及经验启示、宋代历史再认识……8年来,积极适应部级领导干部把握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提供历史借鉴的需要,讲座以介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重要历史时期概况和重大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内容,先后邀请了一批有造诣、有影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儒学的历史文化特色、伊斯兰文明与当代伊斯兰问题、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人文精神等文化讲座……8年来,积极适应部级领导干部拓宽人文视野,深入了解世界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及其影响力的需要,讲座先后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等精彩纷呈的学习内容。
如何欣赏交响乐和芭蕾舞、法国印象派油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探索……8年来,积极适应领导干部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自身修养的需要,讲座邀请诸多知名学者介绍古今中外主要艺术流派、代表人物、作品、风格特点及历史发展。
妙趣横生,亦庄亦谐,会心一笑……在充满快乐和智慧的课堂中,任继愈、汤一介、楼宇烈、王蒙、冯其庸等老一辈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给予学员们深刻的启迪。
留下美好印象的不仅是讲座的内容,活动主办方周到热情的服务、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也使大家体验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
每次讲座前,都由活动主办方发放讲课提纲和参考图书。讲后及时编印《活页文选》,并在每年年末将全年讲座的录像和文字资料编辑成册,赠送给部级领导同志。为丰富讲座的形式,每次讲座都配有电脑多媒体演示,对于艺术欣赏类讲座,还专门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现场表演,或者直接把讲座安排到展览的现场,边观看边讲解,深入浅出,生动直观。为促进领导干部的交流互动,每次讲座专门留出一定时间,由部长提问,专家解答,共同探讨……
8年来,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迸发出无尽的魅力。中国社科院秘书长黄浩涛说,很多领导同志虽然工作很忙,但参加讲座风雨无阻,长年不辍。有的腿摔伤了,仍拄着拐杖参加听课。有的出差回来从机场直接到课堂听课。一些领导干部本身就是专家,但依然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讲座设立的对长年坚持出席讲座的领导干部予以鼓励的“勤学奖”成为大家所珍爱的荣誉。
很多部级领导同志反映,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融历史与现实、知识与思想于一体,体现了大视野、多学科、纵横贯通的特点,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程,汲取历史文化营养,把握时代大势,指导工作实践很有裨益。
文/新华社记者 卫敏丽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